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_以美国法为中心.pdfVIP

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_以美国法为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_以美国法为中心.pdf

·学术前沿 · 2010年6月(上) 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 ——以美国法为中心 秦丹鸿 摘 要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尽管催眠技术在美国的刑事侦查和刑事审判 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对于催眠证据的可采性,美国法院仍然持严格态度。催眠技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如实反映真 实信息,并且有被滥用的危险。本文指出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刑事司法现实,在刑事诉讼领域引入催眠技术、 认可催眠证据的时机尚不成熟。 关键词 催眠技术 催眠证据 可采性 ( )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 20 10 06-256-02 一、引言 法可以同时增加被催眠者所回忆的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刑事诉讼活动中事实认定的各种技术 (三)催眠的功能 化手段对事实调查的传统模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DNA 鉴 催眠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催眠对记忆恢复有明显效果,因 定、指纹鉴定等科技手段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诉讼活动中 而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细节。这不仅适用于易被催眠的人,还适用 用来认定案件事实。但也有很多科技手段仍让人们“抱以戒心”。 于不易被催眠但愿意合作的人。对于后者,催眠可以使他们身心 国内关于测谎结论的讨论,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我国医学和心理 放松,感到“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过多的责任”,他们会信任催 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催眠技术能否用于刑事侦查以及催眠证据 眠师,催眠师也会给其鼓励,暗示他们做得很好。 是否可采”将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在此试勾勒美国就此 常人关于催眠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所有的感觉印 问题的相关司法实践以及学说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催眠技术 象都被记录并永久地储存在记忆里,而催眠可以恢复这些印象; 在我国司法程序的适用可能。 二是认为被催眠的人总会说真话。但研究表明,记忆并不是像留 二、催眠技术概述 声机光碟一样被记录并永久存续,相反,记忆具有可再造性并且 (一)催眠的界定 不断变化。随着经历的变迁,人们可能对记忆进行“再造”,而经 对于何谓催眠,研究者的界定可谓纷繁复杂。有认为催眠是 过再造的“错误”记忆则可能永久覆盖原有的“准确”信息。 一种状态,是类似于睡眠的脑部活动;有认为催眠是一种刺激或 三、催眠技术在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局限 者回应,强调催眠深层所蕴含的心理或社会因素;此外也不乏用 (一)司法实践对催眠证据的态度变迁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催眠现象者。美国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 美国司法实践传统上并不认可经过催眠获得或受到催眠影 弗兰考认为,催眠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各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 响的证言。1897 年的加利福尼亚法院第一次在判决中指出,“美 来,这不是昏迷状态,也不是睡眠状态,而只是当一个人沉浸在某 国法律不认同催眠。”整个20 世纪上半叶,这一态度都没有任何 一工作或某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别人说话那般的状态。在 改变。直到1968 年的Hardingv.State 一案,美国法院才表示催眠 定义方面,英国医药协会将催眠定义为一种“注意力被其他人转 后的被告人陈述可以作为证据进入法庭。法庭指出,审前催眠影 移的暂时状态,可能伴有自发的或被言语及其他方式刺激后的现 响证据的可靠性,但并不影响证据的可采性。此后的几十年间, 象”。 尽管法院不再拒绝催眠证据,但是对于催眠证据的可采性,仍未 (二)催眠的方法 形成统一的判定标准。1980 年代,催眠技术在美国的运用甚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