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半生为人_令人动容疼痛.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新闻报/2006 年/7 月/26 日/第E03 版 文化·阅读 《半生为人》:令人动容的疼痛 王尧 (本文作者为苏州大学文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当代 散文等) 前不久结束的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将“2005 年度散文家”颁给了《半生为人》的 作者徐晓女士。作为终审评委,我对当下散文创作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散文写作的不死 不活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一状况与散文文体本身并无大的关系,让散文文体蒙垢的是散 文的写作者。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有人预言散文解体,这些年又有人放言小说死亡,这其实都是 说错了对象,散文如同小说一样并不会死亡,死亡的是散文的一些写作者。如果文学有危机,那 么这种危机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作者之“死”──我长时间放弃以前从事的散文研究工作,和我对 目前散文写作状况的这一判断有关。 因此,当读到徐晓的《半生为人》这部散文集时,我为之震惊。我曾经零星地读过徐晓的一 些散文,感觉她始终生存在一段历史之中,和当下的语境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在许多人已经失去 了凭吊历史的勇气和能力之后,徐晓仍然如此执著,不能不让我动容。尽管我并不完全认同徐晓 的价值取向,甚至认为她如果稍微放松一点笔墨,她的文体可能更漂亮。但是,这些并不重要。 徐晓的散文是久违了的一种文字,那种穿心而过的文字。她在对一代人的精神史的叙述、倾诉、 透析和追问中,传递了生命的疼痛感。当她在张扬个体时,她并未将个体拔出脚下的大地。这使 她的疼痛感扩大而成为一种始终和历史息息相关的精神震颤。所以,我在读这本书时,感受到了 一种莫名的心理张力。 徐晓对今天的散文写作充满了启示:散文的艺术问题与写作者的思想、精神、生命状况密切 相关,它的成熟与发达总是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怀、胸襟和人格的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这 样思考问题,我们或许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作者一旦进入散文领域便捉襟见肘。散文实在是一种 无法遮拦的文体,如果反其道而偏要去遮拦或者搪塞,那么势必和散文越走越远。现在的问题是, 汉语的表达能力和技巧已经足以承担散文的功能,但在实际的写作中恰恰相反,过度的技巧和能 力缓解了生命的疼痛和精神的紧张,作者在文体中消失了。 很多人都注意到我前两年对“文化大散文”的批评,一些朋友曾经认为我所说的“文化大散 文”的终结有些危言耸听。其实,我是比较早的维护这一文体的读者之一,但我仍然坚持我自己 的看法,我觉得大散文的式微,恰恰是因为这种文体的逐渐膨胀转化为散文写作中的“文化决定 论”。当学问、知识成为散文的叙述主体时,它可能丢失写作者的情怀、胸襟和人格以及知识叙 述中的文化关怀,冷淡写作者的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 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散文的知识性论述和文化的考古,而是强调不应当放弃用自己的灵魂 去穿透论述与考古背后的东西。另外一层意思是,知识或者文化的力量在散文中应当是学养的蕴 藉和价值的取舍。许多人看中张中行的散文,应当与此有关。在当代散文史上,张中行的重要性 无可争议,但我同时觉得他的意义被夸大了,也被误读了。我们不必老是用国学大师的名分来评 判一个写作者,在放大的历史框架论述,张中行的学问虽然很大,但并无特别强调的必要。不必 说今天,知识者的几代中,上世纪30 年代的看20 年代的,40 年代的看30 年代的,50 年代的看 40 年代的,大概都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这是教育背景的差异。张中行的重要与他是不是国学 大师并无关系,而在于他的情怀,一种伤逝般的情怀。在他的笔下始终呈现的是在今天的语境中 已经不复存在的一种文化传统和一代文人的心迹。他在追忆之中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张 中行式的“疼痛”。这种难以再现和复制的情怀正在逐渐消失,反映了当下文化生态的某些征候。 第1 页 共2 页 闲云野鹤式的文字当然好,但名士有真假之分。即便如梁实秋写出了《雅舍小品》这样的文 字,但是他从来没有成为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 我们的散文实在缺少大痛苦的东西。无病呻吟自然与我说的大痛苦没有关系。 (本文作者为苏州大学文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当代散文等) 第2 页 共2 页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