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知识.论原著选读.ppt
宗教知识论原著选读 曹剑波副教授 厦门大学哲学系 博 士、博士后 目 录 1. 宗教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动态 2. 教材 3. 课程要求 4. 课堂研读内容 1 宗教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动态 “宗教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始终存在着“宗教”和“哲学”的张力。如果以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为代表的“基督教哲学家”象征着从信仰出发,以“信仰寻求理解”的进路,那么以希克为代表的自由派哲学家则象征着对宗教现象进行哲学 的反思,不预设某一信仰立场。目前两种进路最激烈的交火,发生在对宗教多元现象的解释上。Plantinga和Hick对待宗教多元现象的解释是截然不同 的:排他论和多元论。 根据2004年10月参加北大“第十届中美宗教哲学研讨会”的美国资深教授William J?Wainwright的看法,近一二十年来宗教哲学领域最活跃的地方一个是宗教认识论,一个是宗教多元论。在希克于1991年出版的《宗教哲学》第四版中,已增加“宗教认识论”一章。在Wainwright本人于1999年出版的《宗教哲学》里,已非常注重从其他宗教的、比较视野的角度来作“宗教哲 学”,对于“改革宗认识论”和排他论——多元论各种理论的优缺点都有着详细的论证和评论。 在国内,继前几年张志刚、王志成等人的宗教哲学研究,尤其是王志 成所作的大量的翻译工作后,今年对于宗教多元论的研究仍在深化之中。除了浙江大学的王志成对潘尼卡、库比特(如库比特《生活,生活》,宗教文化出版社)等 人的翻译外,更为年轻的学者继续对宗教哲学领域的个别思想家进行研究,如思竹的《巴别塔之后》(宗教文化出版社),以及数篇相关的论文,如周伟驰“宗教排 他论与多元论之辩”(香港《道风》),探讨了普兰丁格,William Alston和希克之间所发生的“排他论”与“多元论”的争论。由于中国素有“三教合一”或者讲求宗教融合的传统,在当前世界宗教冲突加剧的情况下,无论 大陆还是台湾、还是日本,都有学者对宗教比较、对话、融合表示了兴趣,在本年度不少的宗教研讨会上,都有学者从基督教、佛教的角度,对于当代宗教对话理论 表示了自己的兴趣。至于大陆学者所擅长的从哲学的角度所写的《宗教哲学》,除了北大教授张志刚的《宗教学是什么?》外,尚有社科院宗教所单纯的 《宗教哲学》(社科出版社)。 2004年10月在北大宗教学系召开的“第十届中美宗教哲学研讨会”,专门讨论了普兰丁格的改革宗认识论及其问题,普兰丁格本人与会。稍早些,另一著名宗 教哲学家库比特亦访问了中国,在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了演讲。由于王志成、赵敦华、邢滔滔等人的积极翻译与介绍,中国读者对于当代英美宗教哲学界的一些主 要人物的思想,基本上都有了一些了解。虽然中间也有缺漏(如对英国哲学家D?Z?Philips的思想就几乎无人关注,对美国宗教经验研究专家 william Alston也少人关注)。 在基督教神哲学史研究方面,教父哲学的研究是目前较“活跃”的一个领域。除陈村富主编《宗教与文化:早期基督教与教父哲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 社,2001),王晓朝主编《信仰与理性: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及其撰写的《教父学研究》(河北大学出版 社,2003)评传及综论性质的著作外,近年尚有章雪富《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该著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亚历山大里亚 学派的基督教哲学的专著;章雪富、石敏敏《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从大文化的角度对早期教会神学地域化的 安提阿教会、罗马教会、亚历山大里亚教会三大流派作了研究:章雪富《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可视为作者对其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的进一步展开。另外,作为教父哲学集大成者奥古斯丁的思想,也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张荣《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 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从奥古斯丁的人学出发,对奥古斯丁思想各方面作了论述。周伟驰《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侧重于对奥古斯丁的ontology和认识论的研究,对奥古斯丁一些主要的思想和概念,如“记忆”、“光照”、“是” 以及它们的深层内在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看法。 在研究论文方面,值得一提的有张荣“奥古斯丁的自然法思想”(《宗教》2004),周伟驰“复形记——奥古斯丁的形像观”(香港《道风》2004年秋季 卷);“正是者的‘思’与‘爱’”(广州《现代哲学》2004年3期);吴天岳“恶的起源与自由意愿:从存在论的恶到生存论的恶”以及夏洞奇“在婚姻与守 贞之间——对奥古斯丁婚姻观的一种解释”(《西方学术》,北京,商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