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docVIP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doc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2)03-0055-08 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说法,存在问题其实就是本体论问题。虽然存在一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早已见诸于希腊前期哲学,但本体论一词的出现则是很晚以后的事情。例如康德在他的著作中就曾批判过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虽说存在论和本体论当属同一类哲学议题,但存在一词和本体一词的哲学含义其实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对存在一词的使用,但却没有一处出现过本体这个词语。我以为,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一 纵观西方哲学的历史,在不同派别的哲学家那里,对存在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其意指很不相同,大致说来可区分为下列几种: 第一种是把“存在”理解为现象世界背后的不变的本质,认为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不过是假象,是人们的主观意见,它们并不真正地存在着,真正地存在着的是处于这种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它是惟一的、不变的。很明显,这是在“本体”的意义上使用存在一词。这种作为与现象世界相对立的本体意义上的“存在”,既不是认识活动的原因,也不是认识活动的结果,由于它和现象世界相脱离,因而也就和人类的认识活动相脱离,是从人们心灵深处孵化出来的超验之物。人们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可以成为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港湾,就像人需要上帝和不朽灵魂一样。这样理解的“存在”,不仅在古代哲学中有,在近现代哲学中也并不罕见。例如在康德哲学中,作为认识所不能达及的“物自体”以及上帝、灵魂、自由这类超验之物,就被当作本体论设定存在于现象世界的彼岸。康德批判并限制理性,其目的就是为了重建对这些超验之物的信仰。 第二种是把上述存在概念进行逻辑学的改造,完全纳入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不再把存在视为隐藏在现象世界背后只能被信仰不能被认识的本质,而是把现象和本质统一起来,并为此建立了一种从本质世界向现象世界推演转化的逻辑概念的演绎体系。大家知道,在黑格尔哲学中存在范畴就是这样被理解和使用的。在黑格尔那里,“存在”作为其整个体系的开端,既无所不包,又空无一物。说它无所不包,是因为它潜在地包含了其体系的全部内容;说它空无一物,是因为它不具有任何一物的具体规定性。它看似一个矛盾,一个简单的词语或逻辑矛盾。然而黑格尔正是抓住了这个矛盾,把原本被当作静止的、永恒的超验之物的“存在”变成了具有无限潜质和生命活力的世界始基,一步一步地从贫乏的抽象走向丰富的具体。在黑格尔哲学中,被巴门尼德作为神秘本体的“一”,变成了最高的思维抽象,而康德所不能给予理性认证的“上帝”、“灵魂”和“自由”则由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和纯粹的思维活动所取代。由于这一切努力,黑格尔终于能够以存在为开端,以概念的逻辑演绎为方法建构起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在西方哲学史上,这可以说是体系哲学最大的成功,但也是它的最后的流产。因为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无论其开端、展开或结局都是在泛逻辑主义这个由哲学家本人所设定的思想路线中完成的,换句话说,不过是黑格尔自觉地运用其思辨思维所作的一次全方位的逻辑演练。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格尔的“存在”同样不是指存在着的具体事物,不是指某一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甚至也不是指抽去了一切特殊规定性的共相或一般,而是预示着一切科学开端的逻辑抽象。如果我们把黑格尔哲学体系限定在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视域之内加以审视,黑格尔的存在概念实有其深刻的合理之处。 第三种是把“存在”理解为存在着的存在物实体。这种观点认为:作为哲学范畴的存在,即从本体论上加以定位的存在,只能是存在着的存在物,而不能是关于存在物的逻辑抽象或理念。只有存在着的存在物才是第一的和惟一的实体、本体。在西方哲学史上,持这种观点的首推亚里士多德,后来的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大都也持这种观点,认为世间惟一存在的东西是“有形实体”,以此区别于一切想象和超验之物。为了把这个思想表述得更明确,他们更主张用“物质”一词来代替存在范畴。但由于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一词的理解基本上决定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状况,因而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指出黑格尔所说的存在不是存在本身,而只是存在的思想对应物,但他也并不直接主张用“物质”来代替“存在”,而是强调用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来取代纯思想的存在。这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优越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地方。然而尽管费尔巴哈扩大了存在问题的考察视野,并且首先把作为感性存在、感性对象的人本身当作其哲学的出发点,但由于他只是把人当作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而他仍然只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客体即直观的对象去理解,而不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去理解。这就是说,费尔巴哈虽然用感性对象性的存在取代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辨的存在,但由于缺乏能动的原则,它既无生命也无历史,只能作为有别于思维的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