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解析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

2016年【解析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解析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

【2014考纲解读】 1.从考点重点看,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从命题形式看,全国课标地区、山东、海南等主要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对重大改革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 3.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从以下角度考查 (1)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 (2)近年全国课标卷等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45题对王莽改革的考查等.2013年仍要重视这一考向. 4.从社会热点看,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等热点, 【重点知识梳理】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 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 (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 军功爵 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 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 (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 新兴地主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 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 【疑点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指点迷津: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启示: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 (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内容:(1)前期:创立新制。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 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 (2)后期:实行 汉化 :①迁都 洛阳 ;②移风易俗。 3.作用: (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 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封建化 ,缓和了民族矛盾。   (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疑点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条件。 指点迷津: (1)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些荒地都属于封建政府所有。 (2)社会上大量流民的存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 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2)农奴制度使俄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3)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 (4) 克里米亚 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和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促进了改革。 2.内容: (1)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法令规定 土地 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农民受到村社制度的严格控制。 3.意义: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3)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疑点1】俄国1861年改革为什么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 指点迷津:(1)从下层群众看:1859~1861年间俄国曾出现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