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塔矿井f断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回采的影响.docVIP

大柳塔矿井f断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回采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柳塔矿井f断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回采的影响.doc

大柳塔矿井f2断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回采的影响 刘双玉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神东分公司) 摘要:本文在分析大柳塔矿井f2断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断层的分布规律,剖析了该煤层对煤炭开采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并对本矿区的煤炭资源勘探、开采设计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本文介绍的断层规律及工作面的布置原则对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的矿井地质工作、勘探工作、开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f2断层;地质特征;回采;影响及及建议;大柳塔矿井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effect on exploitation of F2 fault in DaLiuTa coal mine Liu shuang yu (Shendong Coal Branch, China Shenhua Energy Company Limited)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F2 fault in DaLiuTa coal mine,author summarized the distributing rule of the faults here,and analyzed the exploitation difficulty and loss result from this coal bed,and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 about prospecting and exploitation for coal resource. The distributing rule of fault and the arrangement principle of working area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has referenced significance in similar coal area to geological condition. Keyword: F2 faul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effect and proposal; DaLiuTa coal mine 大柳塔矿井f2断层是大柳塔矿井开采2-2煤层时发现的隐伏断层,该断层在不同区域与工作面走向分别以41°、11°交角自北西至南东斜穿124、126、123三个盘区,斜跨12个综采工作面。受其影响:1个综采工作面完全不能布置;限制了6个综采工作面的延伸布置;造成3个综采工作面跳采。不但造成开采效率、效益的降低,同时使采区中间的1340万吨的储量不可综采。认识其基本特征及赋存规律,对于本矿井下层煤开采设计、对于区域内类似条件下断层的推测、工作面的布置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1. 断层分布区域的地质概况 1.1 地层 区内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的延安组(J2-y)、直罗组(J2Z),以及新生界第四系下更新统的三门组(Q1S)、中更新统的离石组(Q2l)、上更新统的萨拉乌苏组(Q3S)、全新统(Q4)等。 1.1.1 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局部含粉砂岩。区内大部分缺失仅在中部有出露。地层厚度为8.0-23.0m, 平均厚度为9.37m。 1.1.2 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为含煤地层。厚度96.62—243.50米,平均195.24米,岩性以灰白—浅灰色中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钙质砂岩为主。自下而上依次为1—5段,每段含一个煤组,自上而下编号1—5煤组。揭露出的f2断层在赋存在延安组第四段中。 1.1.3 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 本组因受后期剥蚀,区内仅残留底部地层,厚度0-46.75m,平均18.37m,上部为灰绿、蓝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下部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绿色泥岩。 1.1.4 第四系(Q) 本系地层不整合覆于基岩之上。以老至新分为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上更新统又分为三个组。 第一为三门组:厚度0-45.7m,平均11.77m,岩性砂砾岩,夹多层砂质粘土,第二为离石组:底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以黄土为主。第三为萨拉乌苏组:厚度0-75.3m,平均18.85m,岩性为粘土质中、细砂为主。 全新统分为冲洪积层和风积层。冲积层下部为中粒砂和砂砾石,厚度0-12.45m;上部为浅黄色中细砂、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厚度1-10m。风积层广布于井田地层,由浅黄色细砂、粉砂组成,厚度0-15m。 1.2 构造 矿井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翼陕北斜坡上。矿区处于构造稳定的盆地内部,地史上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甚微。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