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IP存储问声好.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IP存储问声好.doc

向IP存储问声好 回顾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 1999年到2000年间,SAN的概念一支独秀。磁盘阵列厂商、磁带设备厂商、存储软件厂商甚至服务器厂商都争相勾画自己的SAN解决方案。然而,SAN高昂的价格始终让中小型企业用户望而却步。2001年NAS技术忽然得到了各个厂商众星捧月般的拥戴。表面上的原因在于NAS技术在同样可以实现数据集中的同时,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共享,而且价格和使用维护的方便性都要明显优于SAN技术。还有一个隐含在技术背后的原因就是--开发NAS产品的技术难度较低,对于很多存储领域的后来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仅就技术而言,SAN和NAS可谓各有千秋。然而无论SAN还是NAS都只是最为基本的存储系统拓扑结构单元,而一个真正的实际应用,往往要求存储系统具有多方面的结构和性能特征。所以我们看到,用户在面对存储系统选择时,总是要无奈的调整甚至放弃掉一些需求,以使自身的应用可以稳定可靠的运行于现有的NAS或SAN架构之上。 ? SAN NAS 数据集中的实现 好 好 数据共享的实现 一般 好 系统成本 较高 较低 系统复杂程度 高 低 系统性能 好 受网络环境影响 系统配置 复杂 简单 系统使用 较复杂 简单 系统灵活性 较好 好 系统扩展性 好 一般 应用限制 有共享要求的系统 网络资源受限的系统 数据保护能力 好 较好 目前,国际存储工业协会正在考虑制定一个共享存储模式标准( share storage model),以此来统一SAN、NAS等具体技术实现。这很像以OSI七层协议标准来统一各种实际存在的网络协议,而且共享存储模式标准本身也是一个分层的结构。虽然这一标准还处在形成的初期,但其指导意义已经显现了出来。随着存储技术各个层次的明确划分,专家们发现SAN和NAS技术并不是完整的存储协议栈。就如同TCP/IP协议不是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栈一样。于是在存储协议栈上层,各厂商发展出了虚拟存储技术,而在底层出现了IP存储技术。从技术实现的层次上讲,与其说IP存储技术是SAN和NAS技术的融合,不如说IP存储技术为SAN和NAS技术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确切。 那么到底什么是 IP存储技术呢?简而言之,就是以高速以太网联接为基础,通过IP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技术。也许这个算不上定义的定义令好多人哭笑不得。想来是笔者拙嘴笨腮,还是请读者看过下面的描述后,亲自来下个定义吧。 IP存储技术概貌 由于既有的成熟性和开放性,IP存储技术,使企业在制定和实现安全数据存储的策略和方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例如远程的数据备份、数据镜像和服务器集群等领域,IP存储的介入都可以大大丰富其内容。同时,IP存储也消除了企业IT部门在设计传统SAN方案时,必须面对的产品兼容性和连接性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基于IP存储技术的新型SAN,兼具了传统SAN的高性能和传统NAS的数据共享优势,为新的数据应用方式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结构平台。 在过去的一年中,存储和网络厂商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IP存储技术的两个方向上--存储隧道(Storage tunneling)和本地IP存储(Native IP-based storage)。 存储隧道技术 顾名思义,这种技术是将IP协议作为连接异地两个光纤SAN的隧道,用以解决两个SAN环境的互联问题。光纤通道协议帧被包裹在IP数据包中传输。数据包被传输到远端SAN后,由专用设备解包,还原成光纤通道协议帧。 由于这种技术提供的是两个SAN之间点到点的连接通信,从功能上讲,这是一种类似于光纤的专用连接技术。因此,这种技术也被称为黑光纤连接(Dark fiber optic links)。由于其专用性,使得这种技术实现起来成本较高,缺乏通用性,而且较大的延迟也对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现有的城域网和广域网。这一优势,正好为炒作的沸沸扬扬,但至今无法充分利用的宽带资源,提供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虽然IP网络技术非常普及,其管理和控制机制也相对完善,但是,利用IP网络传输的存储隧道技术,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嵌入IP数据包中的光纤通道协议帧。IP网络智能管理工具不能识别这些数据,这使得一些很好的管理控制机制无法应用于这种技术,如目录服务、流量监控、QoS等。因此,企业IT部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几乎不可能对包含存储隧道的网络环境,进行单一界面的统一集中化管理。 目前的存储隧道产品还有待完善,与光纤通道SAN相比,只能提供很小的数据传输带宽。例如,一个在光纤SAN上,用两到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传输过程,在两个光纤SAN之间以OC-3标准传输大约需要14个小时。这是目前存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