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义生物多样性遗传与进化.doc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
一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部分组成。
遗传的多样性指物种内基因型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用一定空间范围物种数量的分布频率来衡量的,它通常又包括整个地球的空间范围;生态系统多样性
1.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何在?
提供食物来源
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直接价值 提供工业原料
提供基因资源
能量固定
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
维持进化过程
间接价值 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
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
1.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过度开垦、放牧与捕捞;污染物的排放; 物种的引进; 人类对动物的猎杀和采集。
二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序言、42条协议条款和查明与监测、仲裁与调解两个附件。其中序言部分强调了缔约国达成的共识。
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建议,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决定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4年12月29日是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
建立种质资源库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第二章 生物的分类及代表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
一、分类学的发展
(一) 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
(二) 细胞分类
(三) 生化分类
二、 生物分类的阶层和命名规则
1. 生物分类的阶层
2. 生物的命名规则
目前国际采用物种命名法是“双名法”,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创立。
“双名法”的有关规定:
1、关于学名:规定每一种生物都应有一个学名(Scinece name)
2、关于“双名”: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学名=属名+种本名.
3、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首字母大写; 种名首字母不须大写,用形容词或名词
4、学名之后,应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
亚种学名的命名法:三名法。即:
学名=属名+种本名+亚种名
3、物种的概念
物种(species)是生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物体在分类上都属一定的物种,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标志。
具代表性的定义 迈尔(Mayr,1983)---“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他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 +陈世骧(1987)补充一点“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
4、物种的标准
各学科因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不同而又有不同的物种标准。
4.1 形态学标准
形态学标准以表型特征作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
4.2 遗传学标准
遗传学标准以生殖隔离作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准。
4.3 生态学标准
生态学标准以物种占有的生态位来作为标准。
4.4 生物地理学标准
生物地理学以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作为标准。
三、生物的分界
二界系统---动物、植物
三界系统
五界系统: 美国学者——魏泰克 (Whittaker)——生物五界: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
六界系统-陈世骧:无细胞生物总界 - 病毒;原核生物总界 ---- 细菌、蓝;真核生物总界 ---- 植、动、真菌。
第二节 原核生物界
一、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
(二)、细菌的大小
(三)、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间体、细胞质、核糖体、气泡、类核体、质粒和储藏物。
1、细胞壁:细胞壁是位于胞外紧贴胞膜的一层无色透明,坚韧而有弹性的结构。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肽聚糖
2、细胞膜: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细胞质膜的化学组成
3、气泡:由蛋白质膜构成的泡状物,加大菌体的浮力,便于菌体吸收水中的氧气。常见于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借气泡漂浮能力,使无鞭毛菌在适合环境中生长。
4、细胞质:提供新陈代谢的场所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和伴孢晶体。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液性物质。
组成:因种而异,除水外,主要是多糖,此外还有多肽,蛋白质,糖蛋白等。
生理功能:保护作用、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