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社科高校教职为目标而读博者请三思.doc

以人文社科高校教职为目标而读博者请三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人文社科高校教职为目标而读博者请三思.doc

以人文社科高校教职为目标而读博者前两天大笨狗就转了NYT上一篇文章,他不能相信大陆高校青年教师每月工资只有2000。老实说我也不能相信。又看到廖梅老师写的《象牙塔下》,试读段落里充满了青年教师的各种苦逼之处,甚至因为中午下馆子吃了顿饭就连买米的50块钱都拿不出来了。这种情况出现在90年代还有可能,现在如果仍是这样,就太奇怪了。今天忍不住问了问,到底高校青年教师工资多少,结果还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低。 我正好在读曼昆的《微观经济学》。按照经济学原理,这样低的工资,应该是已经把大量劳动力都赶出这个市场了,但貌似现在高校系统仍然是人满为患,很难找工作的样子。如此吊诡的现象到底怎么解释?我觉得这真是个博士论文的好题目。不知道谁有兴趣做下研究。这里仅就我所了解的片面情况,做下粗浅的分析。 成为青年教师的机会成本是极高的。要在高校任教,你必须在4年本科教育之后,再加上5-8年不等的研究生、博士生训练,现在水涨船高,好的大学还要求2年甚至更多年的博士后,所以等你开始工作的时候,已经30岁左右了。其他同龄人已经工作了7-8年,混得好的都进入中层了。而青教的起薪可能还不如本科毕业生的水平。而收入相对较高的理工科教师,他们的机会成本更高,因为如果他们在外面工作的话,收入应该远远不止高校里那点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读博、选择留在高校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秋作为一个女博士生给出以下答案,我觉得多少有点普遍性: 1. 苦逼专业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高校相对比较稳定 2. 读完博士了,早就适应高校的食堂、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基本不想离开这个系统 3.继续熬个几年,慢慢在系统内混脸熟,逐渐就可以拿到课题啊,基金啊之类的,相对来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可以预期的成长目标 4. 当个高校教师目前说起来还是蛮好听的,虽然工资不高,但家里人还是觉得可以的,社会对你的期望不是要赚大钱。 5. 有好多学生可以围着。这种满足感无论从商从政都不是一两年就可以体会到的~ 我归纳一下,有以下条:1)惯性;2)前途可能光明;3)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大于经济资本;4) 自我实现的满足。但我觉得都不足以作为接受这么低工资的理由。 1)惯性。本科其实读什么都无所谓,本来受的专业训练就不多,可塑性很强,就业面也很广。但是很多人本科毕业都不去工作,纷纷考研、考博。这当然跟现在文凭含金量缩水有关,我觉得跟个人的生活惯性也有关,正如秋说的习惯学校生活环境,或者害怕进入社会。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劝各位学弟学妹们,考研、读博的机会成本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除非对某个专业有特殊兴趣,而且有出众的能力,否则别轻易尝试,以免自误前途。刚刚在msn跟panda聊天,他就说:“ 一旦读了文史类硕士博士就基本很难从事别的职业了,选择非常狭窄,无非是老师、公务员和屈指可数的单位。 所以我一再告诫学弟学妹,若想读文史类学科,得先想清楚三个条件:能力、兴趣和物质基础。不然,稀里糊涂读下去,以后想再跳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说得在理。但凡有人问我考研、读博的事,我的态度一向是劝退的。东问西问,就说明还在犹豫,就说明并没有下定决心非如此不可的志趣,那么还是趁早别读的好,这真是一条很苦逼的道路。 2)前途可能光明。的确是的,你看看那些明星教授,哪一个过得苦逼的。也许,有一天你混出头来,也能像他们这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不是明星教授,熬个几年也能申请经费。现在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就高达3年15万,还有各种部级、地方、学校的经费,都可以申请。但这不是没有代价的。为经费申请而做的研究,往往要短平快(3年就要结项),而且要应付各种考评。更重要的是,评审经费的都是业界各类大佬,甚至还有政宣部门,稍有出格之处,即被封杀。我就听说一例,某人研究解放区土改,措词出格了点,通过了专家评审,最后仍然没拿到经费。在某种意义上,现在这种高校教师基本工资普遍低的状况,可能是管治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如此才能激励他们去做国家想让他们做的题目,没时间精力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题目。如果各位把大学想成彰显“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的地方,而希望进入这个“象牙塔”,那恐怕终究还是会失望的。多少人在这个行业里理直气壮地生产学术垃圾,应付各种结项考评,这样的前途实在不值得期待。 3)也有人不在乎钱少的,看重的就是高校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自己家里有钱,不在乎那点工资,那挺好的,就跟当年盐商支持考据学者一样,不妨就做点自己想做的学问。我非常支持富二代们进军学术界。当然,我希望他们不是来镀金混日子的,而是真正做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可以跳出体制的钳制做点“出格”的成果。比如华师大的沈志华,早年经商赚钱衣食无忧了,有了经济自由以后再回来接着搞学术研究,他做的冷战史研究可谓独树一帜。若真有心研究,没了生活的直接压力,可能反而会有建树。我绝对不是说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