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清华五《汤处於汤丘》散札.doc
讀清華五《湯處於湯丘》散札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中的《湯處於湯丘》,原整理者已經對該篇做了較好的釋讀,1筆者讀後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寫在下面供同好參考,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1、湯(處)於湯丘。【1】
原整理者注:“”即“凥”,係“處”字,但上博簡《周易》常用以代“居”字。湯丘,讀為“唐丘”,地名,疑即殷墟卜辭的“唐土”。《英藏》一一〇五:“作大邑于唐土。”鄭玄《詩譜》:“唐者,帝堯舊都。”在山西翼城西。
按:“”當徑讀為“居”,先秦兩漢典籍言古帝王及方國之位置多言“居”,如《竹書紀年》中,只有《御覽》卷八十二引《紀年》曰“帝相即位,處啇(啻、帝)丘”,其它均言“居”;在《世本》中亦專有《居篇》,均可證。湯丘,筆者曾指出當即商丘,2近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亦主此說。3《書序》云:“自契至於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湯始居的“亳”懷疑就是商丘。皇甫謐《帝王世紀》認為商丘東南四十里處的穀熟(今屬河南虞城縣)為南亳,是湯始都之亳,即春秋時宋的穀丘,而與宋都之商丘相距不到20公里,距離非常之近。懷疑湯初始所都的亳就是南亳穀熟,也就是古商丘,其實一地。蓋商人自契(閼伯)至相土曾居商丘,4相土以後至於主癸的商先公均不居此,至湯時始復徙居商丘,亦稱“亳”,故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時宋所都的商丘當是遷徙之地而其名不改。湯後來又北遷於景山之旁,仍稱“亳”,曰“景亳”(在今山東曹縣南),在此告命諸侯征伐四方并伐桀,所謂“湯有景亳之命”(《左傳·昭公四年》)者也。故本篇所言“湯居湯丘”即湯居此商丘,亦即南亳穀熟也。根據本篇所載,湯娶有莘氏女并得伊尹即在此。
2、小臣善為飤(食),亯(烹)之和。【1】
按:此當為一句,作“小臣善為飤亯(烹)之和”,“飤亯(烹)之和”即烹煮食物調和其味。古書里常言伊尹善於和味,《呂氏春秋·本味》言伊尹為湯言“調和之事”,《淮南子·泰族訓》言“伊尹憂天下之不治,調和五味,負鼎俎而行。”《說苑·雜言》:“伊尹,有莘氏媵臣也,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漢書·東方朔傳》:“故伊尹蒙恥辱,負鼎俎、和五味以干湯。”或言“調”,或言“和”,或言“調和”,“調”亦“和”也。此均言伊尹善於調和五味,不言其“善為飤(食)”也。
3、有莘氏女飤之,絕??(芳)旨以飿(粹)。【2】
原整理者注:絕,義為非常,如《爾雅·釋宮》:“鼎,絕大謂之鼐。”??,讀為“芳”,義為香。《儀禮·士冠禮》:“嘉薦令芳。”旨,《說文》:“美也。”以,訓同而、且。飿,讀為“粹”,訓精。
按:“絕大謂之鼐”乃《釋器》文,非《釋宮》文。此處“絕”當是斷絕義。“飿”字暮四郎先生括讀“啜”,云:“‘絕芳旨以飿(啜)’,大概是說摒棄其他各種芳香美味之物,來吃小臣做的飲食。”5是也。“飿”當即“餟”之或體,《說文》:“餟,嘗也。”或作“醊”、“腏”,又或用“啜”字。後“飿”為“餶飿”字,音咄,乃後出之同形字,非先秦之“飿”也。
4、九竅發明。【2】
原整理者注:發,《廣雅·釋詁三》:“明也。”
按:《文選·宋玉〈風賦〉》:“發明耳目,寧體便人。”呂注:“發,開也。言能開耳目之明。”“發”當訓“開”,這裡是通暢意;“明”是清楚明白,相當於“耳聰目明”的意思。故後用“發明”為闡發明白義,《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後漢書·徐防傳》:“臣聞《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此處“發明”是通暢清楚之意。
5、惜(舒)快以恒。【2】
按:“惜”不當讀“舒”,而應依字讀。《說文》:“惜,痛也”,“惜快”即病痛消除而暢快,今言“痛快”者即此意。“恒”為長久、持久意。
6、(適)奉(逢)道路之(祟)。【5】
原整理者注:,從示從术,讀為术聲,其古音在船母物部,與心母物部之“祟”音近,假借讀作“祟”,訓為禍咎之徵。《說文》:“祟,神禍也。”
按:出土文獻中“帝”常寫作“啻”,則“”當即締結之“締”的繁構,此疑讀“遞”,《爾雅·釋詁》:“遞,迭也。”奉,《說文》:“承也”,段注:“《手部》曰:‘承,奉也,受也。’”此當為承受意。“”疑當讀為“顇”或“瘁”,《爾雅·釋詁》:“顇,病也”,《詩·蓼莪》“生我勞瘁”,鄭箋:“瘁,病也”;《小雅》:“或盡瘁事國”,毛傳:“盡力勞病以從國事”,均本《爾雅》為訓,勞極而疲則為“病”也,相當於今所言辛勞、勞苦意。本篇載方惟見商湯不斷地去見身份低賤的伊尹,來來回回很辛苦,就箴(規勸)湯說:“今君往不以時,歸必夜,遞奉道路之瘁,民人聞之,其謂吾君何?”意思是現在您去不論時候,回來必定要在夜裡,不斷承受道路奔波之苦,民人聽說了,該怎麼說您呢?
7、今少(小)臣能廛(展)章(彰)百義。【7】
原整理者注:廛,讀為“展”,上博簡《采風曲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