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农学和航天农学的成就及发展建议 .pdf

中国核农学和航天农学的成就及发展建议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核农学和航天农学的成就及发展建议 .pdf

中国核农学和航天农学的成就及发展建议 温贤芳 摘要:我国1956年开始棱技术农业应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农业核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各个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据2000年年底统计,我国辐射诱变育成新品种613个,占全世界辐 射育成新品种(2252个)总和的27.2%,年推广种植面积达9×106hm2,育成的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产 粮食30~40亿妇、棉花1.5~1.8亿kg、油料0.75亿kg,创经济效益33~40亿元Ⅲ。在育成新品种 中,有40项获国家级成果奖,其中有18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发明奖。中国核农学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辐照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 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1。中国核农学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累了诸多经验、技 术与方法.建立其相应的基础理论体系。核农学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农 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核农学事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成 绩。同时,我国核农学的卓越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专家的高度赞 誉,中国核农学在菜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0年中国核农学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为亚太地区 核农学的牵头国”]。 本文除总结我国核农学47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外,还找出了差距,并提出了2l世纪初 中国核农学的发展建议}应从我国核农学重大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着眼,实行总体跟进、 局部优先的发展战略;力争在辐射诱变育种和空间诱变育种的分子机理和功能基因诱变定位、辐照国际 贸易检疫处理、核素示踪与环境生态保护、动物生产与健康等领域的技术取得突破,开发一批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从总体上提高我国核农学的知识创新能力,继续保持我国核农学的综合优 势。我们还提出了中国核农学2l世纪初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并提出了核农学优先发展的领域”]。 关键词:核农学;航天农学;成就}发展建议 一、中国核农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核农学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现已 形成三大网络:一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为核心的科研协作网络;二是以中国原子 能农学会为中心的学术交流网络;三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亚太地区核科技合作协定(RCA)为主 的国际交流网络。三个网络全面推动了中国核农学技术应用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核农学的发展大 体经历了四个阶段[2]: (一)创建与成长阶段(1956—1965年) 1956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将原子能和平利用列为五大重点发展项目 之一。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室,1960年改为研究所。这 期间连续举办了5期全国性的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20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后来 绝大多数成为各省各单位的农业核技术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先后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 了省级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室),与此同时,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 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了农业生物物理或农业物理 专业,开始培养农业核技术人才。 72 (二)挫折与困难阶段(1966~1975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农业核技术的科研事业遭浩劫,许多核农研 究机构被撤消,专业人员下放劳动,核农科技人员遇到极大的困难,农业核技术事业受到极大的挫 折。但仍有不少单位的专业人员坚持科研工作,并做出了一批成果,例如荣获国家发明奖的“大豆 铁丰18号”和棉花“鲁棉1号”等突变新品种,就是在这时候选育出来的。1972年和1975年先后 两次召开全国原子能农业应用工作会议,这对当时稳定农业核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恢复与发展阶段(1976~1985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农业核技术事业得到全面的恢复与发展。这期问国家科委制定的《1978~ 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研究列为108项重点项目之一,国家投入 的经费比较多,这对核农学科研工作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农 业科学院和农业大学陆续恢复和新建了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室),部分农业大学恢复了招

文档评论(0)

ll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