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溶处理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武进).doc
固溶处理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宋建新1、朱秋华1、谢飞2、徐奇1、袁胜1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11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采用金相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极化曲线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试验方法研究固溶热处理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焊缝性能、组织和相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显著改善焊缝的低温冲击韧性与耐腐蚀能力;焊缝各区域处理前后的相结构类型一样,但铁素体、奥氏体相对含量有差异,这种差异对焊缝各区域本身耐蚀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焊缝, 相结构, 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
前言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相当于中国新国标牌号022Cr25Ni7Mo4N,欧标牌号X2CrNiMoN25-7-4,1.4410等,因其高Cr、高Mo及含氮的成分特点,具有比普通双相钢更高的强度、抗点蚀、抗缝隙腐蚀和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且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高的热导率,被应用于化工、石化、海水处理设备等。工程中使用的大口径双相不锈钢管大多是以焊接方式生产,焊缝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双相不锈钢焊管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研究和评估固溶处理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期望能为相关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的成分和性能
试验材料采用进口的经过固溶处理的S32750钢板,其耐点蚀当量(PREN)为41.3,厚度12mm,化学成分及常规性能见表1和表2。
表1 S32750钢板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32750(mass fraction,%)
C Mn P S Si Ni Cr Mo N Cu 0.011 0.813 0.027 0.001 0.475 6.51 25.06 3.672 0.26 0.162
表2 S32750钢板的常规性能
Table 2 Properties of S32750
抗拉强度
MPa 屈服强度
MPa 延伸率
% 腐蚀失重mdd 低温冲击韧性
Akv(-46℃)
J 832 655 41 1.043 >290 1)按照按照ASTMA923的C法,试验温度为40℃±1℃。
1.2 焊接工艺
S32750钢板焊缝制备工艺:以等离子焊打底焊接,再采用Φ2.4mm的ER2594焊丝以氩弧焊的方法焊接2道,焊丝成分见表3,焊接示意图见图1。
图1 焊接示意图
表3 ER2594焊丝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3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R2594(mass fraction,%)
C Mn P S Si Ni Cr Mo N Cu Nb+Ta W 0.011 0.88 0.023 0.001 0.32 9.77 25.46 3.672 0.236 0.61 0.01 0.49
1.3 试验方法
焊接后的试板分为两组,一组直接进入后续试验,另一组进行固溶+水冷处理,固溶温度为1080℃。采用CHT4万能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在JB-300B型冲击试验机上进行-46℃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按照ASTM A370标准执行,试验尺寸为10×10×55mm,V型缺口。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焊缝热处理前后的组织,以X射线衍射仪分析焊缝三个区域的相结构特性(Cu靶,K(,100mA靶电流)。按ASTMA923的C法的化学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焊缝试板(含焊缝及部分基体)固溶前后的耐孔蚀性能;测试焊缝不同部位(图2中1、2、3位置)分别在2种腐蚀溶液(1.0mol/L的NaCl、0.2mol/L的H2SO4)中的极化曲线,扫描速率:1mV/s。
图2 焊缝取样的三个部位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组织
图3给出了焊缝不同区域固溶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固溶处理前,焊缝不同区域奥氏体相对量较低,也较细小,在有的区域甚至以非常细小的颗粒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焊缝凝固后由高温快速冷却,使得高温铁素体难以向奥氏体转变。因为奥氏体向铁素体相的转变属于扩散控制的转变过程,焊接后的快速冷却无法使相变达到平衡状态。【1】固溶处理后奥氏体相对量显著增加,但在形态、大小及分布上与母材的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为针状或羽毛状(见图3b、3d、3f、3h)。较之母材(见图4a和4b),焊缝组织整体较粗大。
图3c氩弧焊和图3g等离子两种焊接工艺未固溶处理的焊接热影响区(HAZ)大小有显著的区别。氩弧焊相对于等离子焊接工艺有相对较小的热输入,因此氩弧焊的热影响区比等离子焊的小。此外,HAZ的相比例与焊接热输入有密切关系,采用高热输入焊接时,HAZ在高温停留的时间较长,有利于F→A转变。【2】同样,图3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