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为美”的中国古代诗学来源初探.pdfVIP

“以悲为美”的中国古代诗学来源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工业

第32卷 第6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Vo1.32,No.6 2011年 12 月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Dec. 2011 文章编号:1007—1229(2011)06一O113—03 “以悲为美的中国古代诗学来源初探 李 敏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以悲为关”诗学,是指文学艺术的接受者对文艺形式中蕴涵的悲哀所进行的审美追求 与欣赏.是一种审美心理、一种审悲快感,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以悲为美”诗 学,来源于3-时/,-4Jl悲惨苦难的现实生活,发端于人类丰富的自身情感,肇始于悲壮苍茫的浩大 自然。 关键词 :“以悲为美”;中国古代诗学 ;来源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是诗的国度,关于诗,古往今来,诗歌佳作 国古代诗学观点,究其来源,主要如下: 何止千万!而诗的艺术、诗学美学、诗论诗话更是层 其一,“以悲为美”诗学来源于当时人们悲惨苦 出不穷,难尽其意。探究诗歌的美及其价值,一直是 难的现实生活。对于诗歌来源,虞《书》日:“诗言志, 许多学者文人孜孜不已的追求,这其中,“以悲为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1。历史上,魏晋六朝 “以悲 美”就是被一直探索的诗学审美的一种。所谓 “以悲 为美”诗学盛行,人的情感得以大胆宣泄,主要因为 为美”,也即悲美 ,是 “指文学艺术的接受者对文艺 当时的人们生活的确悲惨,历经苦难。宗白华先生 形式中蕴涵的悲哀所进行的审美追求与欣赏,是一 在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 汉“末魏晋 种审美心理、一种审悲快感””【。中国古典诗学艺术 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中 “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 然而却是精神上极 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 涵。正如悲剧具有经验和审美范畴的多层意义一 于感情的一个时代”3[1。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 样,它包括观照生命的哲学观和悲剧艺术的审美 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 等,与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文化氛围、哲学思想背 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 景以及艺术家的心态等诸多因素都有着深刻而密 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 切的联系,代表了中国古典式歌美学的一种特殊的 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4[1。刘勰评价建安 审美经验风格和类型。它不仅存在于文人墨客的诗 文学说:“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 歌作品中,也表现于美学思想家、诗歌评论家的理 故梗概而多气也”5【1。文学的慷慨之气,植根于 世“积 论著作和观点中;存在于社会风俗和文化心理中, 乱离,风衰俗怨”的动乱时代,表现出沉郁悲凉的抒 还存在于与这些世俗习惯、礼仪制度相关的艺术审 情特色。如曹操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美实践中。然而,“以悲为美”的诗学从何而来?弄清 去 日苦多”[61。被钟嵘称为 “建安之杰”的曹植吟到 “以悲为美”诗学的起源,对于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 慷“慨有悲心,兴文 自成篇”7[1。他把 “慷慨”与 “悲心” 审美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想要明白一 联系起来,并把悲情看作诗歌创作的动力。在现实 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探寻它的起源;诗也概莫能 生活中,人们总是祈求幸福,躲避灾难,而艺术作品 外。许多人在纷纷争论 诗“是什么”、“诗应如何”诸 却热衷于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