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pdfVIP

“以生为本”理念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工业

第 33卷 第6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Vo1.33,No.6 2012年 12 月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Dec. 2012 文章编号:2095—3046(2012)06—0124—03 “以生为本”理念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魏望和, 陈秀洪, 潘小青, 叶坤涛 , 卢 敏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 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分析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 础上 .以培养新时期的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在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 电子信息科学与 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理论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 学体系创新、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 了探索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达到有效提升我校 电子 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之 目的。 关键词:以生为本 :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合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 引 言 二、电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从教育部 1998年颁布新的本科专业 目录以 和改革的必要性 来,原来分别隶属于理科和工科的无线电物理学、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三个本科专业 我校电科专业创办于2003年。创办之初,本专 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电科专 业的培养计划多是以参考国内重点大学如北京大 业)。其培养 目标是: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 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主。这往往会出现 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学计划难与学生的教学管 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 理很好的结合,致使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上难以达到 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fl1。作为一个新 较好的预期效果。从分析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首 开设专业 ,电科专业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较之 先,由于学校办学层次不同,学生 自身素质水平不 合并前电子类传统本科专业体现出在人才培养过 同,地方普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照搬重 程中的交叉性、全面性以及就业领域拓展性等方面 点高校。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的优势。但要体现出新型专业的新特点,还必须做 许多院校在创办该专业之初没有明确的培养 目标 到专业计划设置的合理性与学生教学管理的协调 规划,又或者是在明确培养 目标后,在具体的实践 一 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培养 环节中难以实现。最后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 出新型专业人才。要达到这样的专业 目的,其中 “以 发展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从教育内涵和产 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文 业发展上都对 目前电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提出了 章中运用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解决本校电科专 更高的要求。这些原因都是造成地方普通院校电科 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形成更加 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新模式的探索和形成的必 收稿 日期:2012-05—22 基金项 目:江西省高校教改省级立项课题(编~j:JXJG一10—6—18) 作者简介:魏望和(1978一 ),男,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和晶体中过渡离子光谱和EPR谱的理论方面的研究,E—m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