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doc
用红笔标注的是修改的 用蓝笔标注的删掉的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
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二○○五年元月
目 录
0 前 言 2
1 总 则 3
2 基本技术规定 4
2.1 一般规定 4
2.2 防治工程分级 5
2.3 防治工程设计荷载及安全系数 6
2.4 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 8
2.5 防治工程初步设计 10
2.6 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10
3 常用防治工程设计 11
3.1 基本设计原则 11
3.2 抗滑桩 12
3.3 排水工程 17
3.4 削方减载工程 24
3.5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 26
3.6 格构锚固 29
3.7 预应力锚索 34
3.8 护坡工程 39
3.9 锚杆(索) 47
4 防治工程变更 54
4.1 原则 54
4.2 工程变更的程序 54
5 防治监测设计 56
5.1 一般规定 56
5.2 监测类型 56
5.3 监测方法与布置 58
5.4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61
附 录 62
附录一:规定用词说明 62
附录二 抗滑桩设计地基参数表 63
附录三 矩形截面砼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 65
附录四 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 67
附录五 工程变更单格式 68
附录六 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69
附录七 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73
附录八 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77
附录九 提交成果要求 80
0 前 言
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及重庆市等有关部门,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关规定或技术要求并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逐步应用。为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指示,在总结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三峡工程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设计技术要求》)。本《设计技术要求》吸纳了国家、部门及地方已有的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程与规范以及三峡库区已有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规定和要求。
本《设计技术要求》主要参考的规程规范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02.9试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
《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与塌岸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2003.7试行)》;
《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地质勘察与治理工程技术规定》;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年发布;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重庆市地方标准;等。
本《设计技术要求》的主编单位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参编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 总 则
1.1 为了使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达到减灾防灾目的,防治工程设计防治工程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方法技术,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防治工程设计50年1.6 防治工程应根据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抗滑桩、排水、削方预应力锚索、格构锚固、挡土墙、等多种综合治理形式。1.7 防治工程2 基本技术规定
2.1 一般规定
2.1.1 防治工程设计,详细防治工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防治工程设计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类型、规模、稳定性,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防治工程设计应。防治工程设计应控制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产生危及建筑安全。可行性方案设计: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地质勘察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作出工程估算。初步设计:对防治方案的任务进行分解,提出具体工程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编制相应的报告及图件,进行工程概算。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图进一步细化,编制以结构为主体的细部图等工程图件及说明,进行工程预算。
防治工程分级级别 Ⅰ Ⅱ Ⅲ 危害对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