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五讲.doc
第五讲
中国中秋习俗和文学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萧放先生曾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中秋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求子嗣等内容,蕴含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具有整合与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指出:“它来源于周代秋分祭月的习俗,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
《礼记.礼器》说:“为朝夕必放于日月”,“朝”和 “夕”分别是祭日和祭月,按照孔颖达的说法,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天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的祭月场所。中秋节俗中的祭月和拜月无疑和明月祭祀的礼俗有着文化内涵上的联系。
作为中秋节俗之一的赏月活动在晋代就有了,《晋书.袁宏传》:“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至唐代赏月已成为非常广泛的民俗活动。从帝王到许多文人都留下了中秋望月的记录。如五代时期的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许多作家如白居易、韩愈人都有中秋望月诗的创作。望月习俗的盛行以至于使中唐时期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提出种种理由来证实中秋节为最宜赏月之时:“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有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况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唐代已开始出现中秋这个词来代指八月十五,如许多诗人的诗题就用《中秋月》题目,这些均表明唐代中秋节已初步形成。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繁荣,“中秋节”开始兴盛,被官方正式确定为节日,放假一天。中秋节在宋代尚是一般节日,到明清以后,其地位迅速上升,和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四大节日。中秋节的习俗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反映,并对中国文学发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文学中的中秋习俗
1祭月和拜月。宋代开始,祭月和拜月成为中秋重要节俗。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宋人风俗云:“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所以当时赋词者,有‘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常娥爱少年’之句;女则澹竚妆饰,则愿貌似常娥,圆如皓月。”
明清时期,拜月的习俗更多地具有了娱乐色彩,人们根据传说中的月中玉兔的传说,想象出了“兔儿爷”这种民俗物象,通过拜祭“兔儿爷”来拜月。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中秋祭月和拜月的习俗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见到,如元杂剧《张公艺九世同居》第一折:
(大末云)父亲,今日是八月十五日月旦之日,中堂上设祭祀之礼,请父亲拈香。(正末云)着行钱抬过那香卓来者。(净行钱做抬香卓科,云)偌多的人,偏要使我做着这个,行钱好不气长也!我抬过香卓来了。(正末拈香科,云)老夫张公艺,自祖宗以来,九世同居,上托明君治世,国泰民安,俺一家儿虔诚告祝也。(唱)
[那咤令]银台烧绛烛,祥烟散华屋。沉擅炷宝炉,轻风飘翠缕。金杯奠醁醑,清香喷玉壶。陈馔馐,排樽俎,排列在阶除。
[鹊踏枝]左右行列昭穆,定亲疏,追思这祖考音容,洋洋乎在生规模。再拜虔诚告祝,保护一家儿上下无虞。
再如当代作家郭文斌的小说《中秋》就细腻地写了中秋祭月的场景:
月亮就从幸福的黑眼仁里升起来了。六月飞速跑到上房,把早已准备好的供桌抱到院里。像是商量好似的,大姐让六月沐过手脸到厨房端供品。六月一丈子跳到上房里,爹已经在炉子上给他把水温好了。他几下子洗过手脸,转身飞到厨房。大姐已经把供品准备好了。六月怀着无比的神圣感把供品盘子端到院里。爹已经把香炉摆在供桌上了。
供献开始。供桌上有五谷、瓜果、净水,有热气腾腾的月饼,有姐夫拿来的水烟,还有月光,西瓜瓤一样的月光。
爹点燃一炷香,插在香炉里,说:
日月无声,昼夜放光
天地不语,万物生长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君子盛德,耕耘无声
如来境界,无有边际
有情众生,知泽知惠
谨具牺牲,顶香奉献
聊表寸心,伏请尚飨
接着说了一串神仙的名字,六月听清楚的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有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有北斗七星、九天圣母、四海龙王,有日神、月神、山神、土神、风神、雨神、谷神、灶神。然后报了自己的名字,念念有词了一番,最后号召大家磕头。他们就跟着磕。平时再寻常不过的院子,现在一下子神秘起来,六月的额头一落在上面,就有团团仙气直往脑门里钻。
然后,一家人静静地坐在院台上赏月。
三缕香烟信使一样向天上飘去,直飘进月神的鼻孔里了。月神抽了抽鼻子,低头向下界看了一眼,开始下凡。六月听见月神说,我们先去六月家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