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计算机系统结构12.ppt
多机系统中并行性的发展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将处理功能分散给各专用处理机去完成,各处理机之间能并行工作。许多主要功能,如数组运算、高级语言编译、数据库管理等,交由专用处理机完成。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随着硬件价格降低和互连技术的提高,通过多处理机的并行处理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为使并行处理的任务能在处理机之间随机地进行调度,各处理机应具有同等功能。 容错系统:为提高系统可靠性,设置多台相同类型的计算机而构成。 可重构系统: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重构性,可重构系统中多台计算机能像通常的多处理机系统一样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故障,系统重新组织,降低性能继续运行。?? * 课堂练习及作业 课堂练习:P 24 : 5, 7 作业 P 24 : 2, 3, 4,5, 7,9 下周2交作业 * 本 章 小 结 计算机体系的有关术语、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技术的关系、体系结构的定量分析技术、体系结构的并行性发展。 重点: (1)计算机体系的层次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实现三者的定义及其关系; (2)透明性、局部性原理、MIPS和MFLOPS定义;(3)Amdahl定律; (4)CUP性能公式。 * * 小 结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1945~1954年) 电子管和继电器; 第二代 (1955~1964年) 晶体管、 第三代(1965~1974年) SSI和MSI 第四代(1975~1990年) LSI和VLSI、半导体存储器 第五代(1991年~) 高性能微处理器、高密度电路;超标量、超流水、SMP、MP、MPP;采用大规模、可扩展并行分布处理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软件和固件(被固化在ROM中的微程序)组成的复杂系统。按语言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 级层越高,语言功能越强,硬件成分减少。 0、1层2 层为物理层, 3-6层是虚拟层。第2层是软硬件界面。 第6层是应用语言层:为面向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应用语言。 高级语言通过编译或解释成为低级语言,低级语言支撑高级语言。 * 定义一(Amdahl, 1964): 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概念性结构: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部件之间的逻辑连接。 定义二: 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概念性结构: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主要部件之间的逻辑连接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定义 * 计算机组成(组织)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它包括传统机器级内的数 据流和控制流的组织,逻辑设计等。组织的属性包括那些对程序员透明的硬件细节。 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芯片设计、测试与验证和组装等 器件技术。 计算机组织的设计目标:在所确定的系统结构和性能/价格比下,保证各功能部件的性能参数的相互匹配。最佳地实现分配给硬件的功能。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 * 按性能与价格的综合指标,计算机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单片机 等。 按用途,计算机体系可分为科学计算、事务处理、实时控制、家用等计算机。 按处理机个数分,分为单处理机,多处理机; 按种类,分为标量处理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处理机,向量处理机,阵列处理机,对称多处理机,大规模并行处理机,机群。 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并行性角度出发: Flynn 分类法和 Handler分类法 Flynn 分类法 :按指令流和数据流的组织方式分类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计算机系统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计算机系统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计算机系统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计算机系统 * 1)计算机系统结构从串行算法改变为并行算法,出现了向量、并行计算机、多处理机等。 2)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语义距离缩小,出现了面向高级语言机器和直接执行高级语言机器。 3)硬件子系统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相适应,出现了面向操作系统机器和数据库计算机。 4)从CPU为中心转变为以存储为中心,由指令驱动型改变为数据驱动型和需求驱动型,出现了数据流机器和归约机。 * 系统结构发展的因素 ? 系统结构的发展 5)为了适应特定应用环境而出现了各种专用计算机,如快速傅立叶变换机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等。 6)为了获得高可靠性而研制容错计算机。 7)计算机系统功能分散化、专业化,出现了各种功能分布计算,如外围处理机、通信处理机等。 8)出现了与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适应的计算机系统结构。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