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pdf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生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2期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于晓红 张 慧 景志红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 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个性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培养模式应具有多样化和弹性化,教学方法应 具开放性和主动性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 课程,第三学年则有50%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全校 量的关键时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出现多 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达6000多门, 样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 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独立享有一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根 异性日显突出。同时人才供求关系和分配制度的变化, 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 以及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使毕业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 择课程,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实践,个性得到 愿择业,使“用其所长,人尽其才”成为可能。如何适 充分发挥。 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是培 2.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个性化培养的问题 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个性化教育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尊重学生的个 我国的许多高校近年来也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做 性,二是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 了许多尝试,如按大类招生、校内实行转专业、双学位、 境。我们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教育的个性化教 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等方式,但成效不够明显。主要表现 育的关键问题,是培养模式应具有多样化和弹性化,教 在: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依旧限制较多。必修 学方法应具开放性和主动性。 课程占较大比例,学时多,选修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国 外同类大学(一般不足20%),开设的课程数目太少, 一、“个性化与人才培养模式 提供的课程选择余地有限,使得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方面既缺少选择的自由度,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选学;二 1.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是没有实行完全学分制,个性化培养没有时间上和空间 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 上的保障无法大面积推行,因此只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 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行培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学分,恰似批量化培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显然它是以 养。 学生的“个性”为第一位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严 将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外同类大学相 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制约了个性发展。问题 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缺少个性化。国外许多高校 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有机结合,作为构建创新型人才 (1)教育观念不能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长 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美国的高等工科院校没有全国统 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 一的专业目录,专业设置多样化。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分工具有相对的一致 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且开设的课程面广量 性,毕业生可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施展才能。随着社会 大,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生选择的余地都 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相对一致性被打破,人才的需求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