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社区构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立体化平台新探.pdf

基于网络社区构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立体化平台新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网络社区构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立体化平台新探.pdf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工视窗 总第495期 基于网络社区构建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立体化平台新探 □ 曾振华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后,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 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在发挥教育主体性、优化组织管理、提升成果层次等方面仍然 有较大提高空间,借助具有良好开放性、交互性和强大辐射力、汇聚力的网络社区构建立体化教育平台,有利于 促进其深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社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 作者介绍:曾振华,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QT-B2013016)、2013年广西人文 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专项项目“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工作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ZX2013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12-0051-02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 学习上,进而选择放弃参与。 力的有效手段,是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 2.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管理统筹联动不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足。目前,我国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基本 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保障。我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 形成了组织保障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但在各个体系之 教育发展已近30年,逐步经历了启动、规范的阶段,建立了 间、各个工作层面之间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统筹 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学术创新活动体系,如今正步入深化发 联动机制,一般具体工作都落在团委等个别部门和辅导员 展的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上,面对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大学生学术科 效性,不断创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模式,提高高 技创新活动常会出现管理职责不清、信息反馈不畅、工作 校组织管理效能,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上下、内外联动的 效率不高、资源整合不足、政策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大学 协同创新体,扩大参与面的同时丰富参与层次,推动产学 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化发展。 研创新成果孵化等是需要统筹兼顾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层次有待提高。大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开展,虽然在成果数量上有 1.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较大增幅,但成果层次不高,尤其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反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学习实践和知识内化,强调活动的 映民生热点问题的优秀成果更是难得。首先,科研选题与 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索性。然而,当下高等教育依 社会生产实践结合不够密切。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 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忽 活动普遍停留在各级各类竞赛层面,片面追求竞赛结果, 视了学生主体的需求选择和情感体验,流于形式,重规模, 加之大学生习惯于较封闭的校园生活,缺乏足够的社会调 轻实效,灌输式的活动吸引力不足,甚至遭致学生反感,导 查,难于把握社会需求的脉搏,在科研选题方面往往出于 致参与率低。在活动评价方面,多以竞赛评比的结果来反 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科研选题价值 映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活动过 不大。其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少多学科交叉指 程中对大学生坚持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精神的 导和跨学科项目培育。大部分大学生学科视野偏窄,知识 引导和教育,以至于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 结构不完善,将科研创新项目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而 不清或不正,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科研中实际困难和挑战, 指导老师也大多缺少综合学科背景,科研成果的深度和广 结果多数科研团队或是半途而废,或是草草结束。对于大 度受到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