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勇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刘宣勇,范宣勇,刘宣勇杰青,李宣勇,宣勇浙江农林大学,万达宣勇,高校后勤网,高校后勤,安徽省高校后勤网
宣勇: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作者:日期:2010-12-27来源: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 宣勇
?
?
一、后勤社会化:历史与现状
????? 第一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缘起,第二高校后勤化的历史与作用,第三高校后勤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缘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际上最早是在1985年,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第一次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一提议已经25年过去了,但是这25年里头确实是风风雨雨,社会化的进程一波三折,真正作为国家战略,作为教育部门的一个行政政策的推进,实际上是到1998年年底,当时提出的时候还缺少一些外部动力。到1998年年底的时候,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提出了发展战略,就是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当时是非常保守,其实这也是根据美国的经验,因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走了30年,从9%到15%,整整走了30年,才到15%。我们从98年开始提出,10年也很快了,大家感觉速度也很快,但实际上到2002年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入学率15%。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战略之下,后勤社会化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到1999年的6月,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有一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里面正式提出用10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9%到15%。6月15号也是在这个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非常明确提出了要把后勤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后勤服务管理。????? 我们是穷国办教育,面临一个首要问题是空间的扩大,是意识形态,学生人数提高了,首先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原有的资源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适应了,国家不拿出这么多钱怎么办呢?那最好是依靠社会资金来投入,来运作。第二也是希望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盘活高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当时理解的社会化是什么?主要有这么四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就是社会承办模式:后勤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校办解脱出来,由社会办后勤,让社会为学校提供有偿的专业化的后勤保障服务。第二个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存量资产部分两权分离,形成企业为主体,为学校提供专门化的后勤服务。第三个就是与社会联办。第四个就是政府社会学校联办。这四种实际上在我们20多年的后勤社会化当中,其实都出现过。在不同的地区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 后来提出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这几句话实际是权威的解读,是我们一个理想的状态,所以这个是一个远期,主要解决大众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钱不够,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所以希望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高等教育,同时盘活原来后勤的存量资产。????? 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启蒙与探索阶段(1985年至1998年)。这一阶段没有推进,社会化含义不清,推行后勤部门承包制或经费包干制,就是包干,承包,实施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 第二是推进与跨越阶段(1999年至2003年)。国务院加大高校后勤改革力度,相继在上海、武汉、西安、北京连续四次召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专题会议,高校后勤改革得以快速推进。那段时间高校后勤改革是风生水起,轰轰烈烈的阶段。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专项引起国务院那么大的关注和重视,没有以国务院的名义来开会议的。而唯一高校后勤,国务院四次召开会议,来大力推进社会化,要解决在大众化进程当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在这一个阶段,全国大部分高校组建了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实现了实体与学校行政的相对剥离。第二后勤人事制度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第三实行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模拟企业化运作。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第三是徘徊到迷茫阶段(2004年到现在)。现在依然迷茫。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消化了前期改革的矛盾,改革的速度减缓了,市场化运作,改革风险增大,政策不到位、政府缺位。开始分化,甚至后退,社会企业撤离,学校动荡,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这个问题到今年依然存在。????? 这就是在徘徊,到2004年以后,其实没有哪一个重要领导或者教育部的领导,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做过明确的指示和明确的表达,所以我有一次开玩笑:社会化改革,就看到一个人在那个地方挥舞着大旗,东奔西走。整个高校后勤改革没有人说话,一直比较沉闷,有一段时间大家也很迷茫,到底怎么办?????? 然后物价老是变化,CPI指数老是上涨,老是波动,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后勤感觉到压力很大,也不知道出路何在。????? 但是经过这三个阶段,我们不能否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历史作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功不可没。大家知道丁学良博士写了一本书叫《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