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docVIP

新课标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剖析秦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运用图示、引文等材料,比较古代政治发展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制表及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教材要点 政令出一 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君权与相权 1.“君”“相”矛盾。为什么会产生“君”“相”矛盾?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君相矛盾权欲说,认为丞相“位高权重”,构成了对君权的威胁,于是产生君相矛盾,国君则致力于削相权以隆君权。第二种是君相矛盾行政差异说,认为“君”、“相”产生矛盾是在决策、行政倾向和方式上的不同引起的。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都是帝王的政治助手,也是政府的行政总理。在执政过程中,因为决策与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产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 2.君权与相权发展的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 汉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形成“中朝”与“外朝”。 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宋代:设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副丞相)。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我国古代的监察,主要是君主对官吏的监察。监察机构的发达、完备,是我国古代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监察机构及职能也愈来愈强化。 君主对官吏的监察,始于战国。最初,君主用自己的秘书——御史监察中央和地方的官吏。 秦朝设御史府,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佐贰,兼掌秘书与监察之职。 汉武帝时创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渐走向健全。 完备的监察制度,加强了皇权。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1.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 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这一历史进步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的学者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是“中国学术史和中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就是因为这一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3、科举制。科学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凭现任官僚的主观印象取官要合理得多。 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 行省的设置 从秦汉至元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下图所示: 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总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这样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国家统一,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难点:从秦汉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