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3岁和38岁的情缘.doc
83岁和38岁“非非斋”的意思是:要以今日之是非昨日之非,又以昨日之是非今日之非;以前人之是非今人之非,又以今人之是非前人之非;以外国之是非中国之非,又以中国之是非外国之非,充分体现了他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精神。书房四周摆满了书,墙壁上挂满了名家的字画。
郭老把我带到书桌前,叫我谈谈对修改稿的意见。由于在打印的过程中已经思考过,我便提了一些意见。听到精彩处,郭老拿出了笔和纸,认真地记着。临走时,他一再叮嘱我,再想想,多提提意见,并约我第二天再来取他的修改稿。
就这样,我跑了四五次,郭老也把稿子修改了四五次。其间,他还托我通过电子邮件把修改稿发给省社科联的翁飞博士、合肥学院的张成权教授及蚌埠市社科联的郭学东主席等,汇总他们的修改意见后再提交给他审阅。
6月30日晚上,我们的第六稿终于问世了。
7月2日,河南、湖北及武汉市文史馆一行二十多人来安徽文史馆聆听郭老对第六稿的汇报,文史馆领导还特意安排我做会议记录。会上,大家对安徽文史馆的第六稿给予极高的评价。第二天,郭老打电话给我:“小甘,会议纪录整理好了么,能否送给我看看?”
这是我第一次为正规会议做记录,问题还真不少,郭老仔细看后,一一帮我斧正。郭老对我说:“小甘,我们初战告捷,目前没什么事,我送几本书给你看看。”说着,他找了自己写的两本《我的绿色观》和编的三大本《安徽文化史》给我。
一个暑假我都在认真拜读郭老的书,字里行间折射出郭老的清高与傲骨,但我体会最深的却是郭老对学问的孜孜追求,对人生、社会的高度关注。
???? 从交谈和他的作品中我也知晓了郭老的一些经历:郭老出生于安徽绩溪的一户农家,原名胡鲁焉。他未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主要靠刻苦自学打下了较好的国学基础。1948年,当革命狂飚席卷全国的时候,22岁的郭因加入民盟并从香港到皖南游击区工作,以一个追求真理的革命青年形象出现在安徽大地。1949年任安徽宣城地区时事新闻社副社长,后调到合肥工作,1957年他提出《打倒宗派主义的三点建议》,即建议党政权责分清、重视民主党派的作用、真正按德才兼备的标准使用和选拔干部。这在当今正在实行的正确主张,当时却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经过大会斗、小会批,很快做出结论,定为右派分子,开除公职,押送农场劳动教养四年,蒙冤达二十年之久。这期间,郭老不忘读书和写作,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写成了7万多字的《艺廊思絮》、40多万字的《中国绘画美学史稿》和20万字的《生活用品美学》。1977年郭老平反后,很快就因《艺廊思絮》声名鹊起;八十年代,郭老又首倡成立“绿色美学会”,并笔耕不辍。二十几年来,他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艺廊思絮》、《关于真善美的沉思刻痕》、《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审美试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山水美与绘画》、《美学家朱光潜》、《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通论》(合著)、《安徽文化史》(合编)、《新安画派》(合著)等十多部著作;与此同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人民政协报》、《当代》、《诗刊》、《书林》、《安徽日报》以及港台报刊发表了200多万字的诗歌、杂文、散文、论文等。
再续情谊——编写第七稿
9月上旬,张立志副馆长、郭老等从北京回来后找我开碰头会,他们传达了中央文史馆袁行霈馆长及各位专家的意见:编写体例应做调整,统一为纵写历史、横分门类……。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推到第六稿重来,记得郭老逗我说:“小甘,咱们再上阵吧!”
纵写历史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安徽地域文化的分期,郭老叫我认真考虑,最好能跳出《安徽文化史》的套路。回到家,我从书柜中找出了《安徽古代史》、《安徽文化史》等地方史书籍,再仔细研究了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的分期。第二天,我带着自己的设想走进郭老家,我的设想是分为六个时期: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和北宋、南宋金元、明清。郭老听我讲述之后说:“好,亮点是把北宋和南宋分开,安徽地域文化以北宋灭亡为分界线,前面的成就主要是在淮河流域,之后在皖南和皖江流域。”
几经讨论,我们把目录上编定为“安徽文化的发展历程”,下编定为“安徽文化的亮点和特色”。针对下编,郭老把它初定为安徽文化亮点和巨星、重大的宗教史事、特色文化现象和特色民俗等四章。
为了进一步敲定具体目录,十月下旬,省文史馆领导决定安排部分专家到安庆枞阳县进行封闭式讨论。由于工作需要,郭老推荐我参加会议。
十月的枞阳,秋风送爽,田野稻米飘香,水中鱼跃蟹香,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一行八人,受到当地政府的盛情接待。在游历大龙山、观赏枞阳县城美景的同时,郭老和几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就第七稿达成了初步意见,当时最大的争议是“安徽文化巨星”一栏怎样处理最好。因为,上编纵写历史时,这些人物均涉及到,数次讨论没有结果后决定回合肥再修改。
?临走前,我们一行来到安徽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