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一、《端午日》的思维与表达
(一)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开始写作。1924年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二)课文简析
课文《端午日》节选自《边城》第一章,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的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文章表现着作者思维的三个阶段,文章也就分为三个层次:端阳节是农村习俗中的一件大事;其中,龙舟比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龙舟比赛结束后的追鸭子活动,也是端阳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端午节端午原是月初午日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端午的来历,一说与纪念楚大夫屈原有关,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氏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一面扔至水中献给图腾神,一面自己吃。最后还在急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挂艾和菖薄、彩丝系臂、斗百草,躲“午”,驱“五毒”等。, 目的为下文写龙舟竞渡铺垫。由于下面开始介绍龙舟比赛吸引着全村的人们,不再对端阳节做大致的介绍,因而作者介绍端阳节一般习俗的思维已经结束,是文章的一个层次。
②这天的节目主要是龙舟比赛。十一点钟左右人们都涌到各处码头,终点是有身份的人看热闹的地方。
交待看龙舟比赛的时间、地点、人物。“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真是迫不及待了。“莫不倒锁了门”,表示家出动,。三个“莫不”相当有分量。
⑦龙舟比赛结束后,又有另一种“比赛”的热烈场面:水面各处是鸭子和追赶鸭子的人。
“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气氛——河中放鸭的目的。“绿头”“红布”——色彩鲜艳,与庆祝气氛相应。“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也是为了表现“端阳日”热烈、欢腾的气氛。
⑧端午日全民欢乐划船竞赛和竞赛两个竞赛,读到“人和鸭子的竞赛”,不觉暗中发笑,因为作者这里所用的“竞赛”一词蕴含着幽默风趣。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