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A_第1章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论与编码A_第1章绪论,信息论与编码第七章,信息论绪论ppt,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信息论第七章答案,第一章绪论,外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药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 信息论与编码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 注 意 事 项 教材: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7. 主编: 彭代渊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编者:唐小虎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王宏霞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陈庆春 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王 玲 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 何明星 教授 西华大学 蒋 华 教授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郭春生 副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书 曹雪虹 张宗橙 编著.信息论与编码,清华大学,第1版,2004. 朱诗兵等编著.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5. 成绩评定 总成绩=期终考试(70%)+ 期中考试(20%)+ 学习过程(出勤、作业)(10%) * 主要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信息的度量 第3章 信道及其容量 第4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 第5章 率失真理论与有失真信源编码 第6章 信道编码概述 第7章 线性分组码 第8章 循环码 第9章 卷积码 * 第1章 绪 论 1.1 通信系统模型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1.3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应用 * 1.1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 *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问题:设想有两个人,一个是发送者A,另一个是接收者B,发送者A需要将消息尽可能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B。 二元对称信道(BSC: the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 (0 ? p 0.5) *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单传输方案: 发送者A将需要传输的每个符号直接发送一次,接收者B接收到任何一个符号后,都判定为发送者A发送的是该符号,那么这种“译码方案”出现错误的概率是p。 *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编码传输方案: 编码 A将需要传输的每个符号重复发送多次,例如三次,即传输符号0时,就发送符号序列000;传输符号1时,就发送符号序列111。 译码 接收者B接收到三个符号后,选择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符号,就判定为发送者A发送的是该符号 译码错误概率 提高了信道的可靠度 ! 降低了传输效率! * 有效性 问题:怎样才能传输更多的消息 通信的实质:信息 研究思路:信息度量、信源编码 可靠性 信道出错概率: e=p(c?c’) 问题:怎样降低信道出错概率e? 研究思路:信道编码 e’=p(u ?u’) e=p(c ?c’)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主要目的: 系统研究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 1.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主要内容 信息的定义与度量 数据压缩: 信源编码 信道的最大容量 通信的可靠性 : 信道编码 * 1820-1830: 法拉第(M. 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规律 1832: J.Henry发明电报 1838: 莫尔斯(F.B.Morse)发明电报码( 信源编码的先驱) 1864: 麦克斯韦(Maxwell)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1876: 贝尔(A.G.Bell)发明电话 1885: 凯尔文(L. Kelvin)研究一条电缆的极限传信率问题 1888: 赫兹(H.Hertz)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5~1896: 英国的马克尼(G. Marconi)和俄国的波波夫发明了无线电通信 1904: Fleming发明二极管 1906: DeForest发明三极管 1.3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904: Fleming发明二极管 1906: DeForest发明三极管 1907: 弗雷斯特(L.Forest)发明电子管(电磁波放大) 1917: (G.A.Campbell)发明滤波器 1922: 卡逊(J.R.Carson)研究调幅信号的频谱结构,开始明确上下边带的概念 1924: 奈奎斯特(H.Nyquist)与曲夫缪勒独立指出: 信号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成正比 1925-1927: 建立电视系统 19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