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即真理的生成和发生——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存在论美学思想论肖明华?1935年至1936年间,海德格尔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题在弗莱堡等地作了多次学术演讲。这足以见出其重要性,按加达默尔的说法,“这是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2]。
毫 无疑问,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为题的演讲也是一轰动一时的美学事件,可以说,它是海德格尔探索与发展存在论美学思想的重要表征,具有深远的学术意 义。简而言之,它将传统美学的艺术之思或曰将传统美学本身给摧毁了,要不也可以表述为,它真正地超越了传统美学,改变了美学的范型,将美学引向了存在论。 海德格尔对此也是有足够的自觉的,他写道:
?
几乎从人们开始专门考察艺术和艺术家那个时代起,此种考察就被称为美学的考察。美学把艺术作品当作一个对象,而且把它当作αǐбθηбιs的 对象,即广义上的感性知觉的对象。今天人们把这种知觉称为体验。人体验艺术的方式,被认为是能说明艺术之本质的。无论对艺术享受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 都是决定性的源泉。一切皆体验。但也许体验却是艺术终结于其中的因素。这种终结发生得如此缓慢,以至于它需要经历数个世纪之久。[3]
?
这 段话表达了海德格尔对传统美学的认识与批判。在他看来,传统美学都是对象性的“思维”,都是停留在“存在者”层次上的“认识”,都没有深入到“存在”中去 “思”,于是美学就成了一门认识论的、体验论的美学,并势必导致艺术的终结。后来他在《尼采》一书中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美学尤其是美学学科诞生以来的西方 美学所进行的批判可谓与此相承。可以说,正是出于这种对传统美学的不满,海德格尔才尝试了其对“艺术之谜”的存在论思考,以求开创一种存在论的美学思想形 态。甚或也可以直接说,海德格尔之尝试对“艺术之谜”所进行的存在论思考也源于一种其对艺术将“缓慢终结”的深深忧虑。下面我们就以《艺术作品的本源》这 一重要美学文献——几乎可以说海德格尔所有的存在论美学思想的秘密都源自于此——来加以论述。
?
二
海德格尔首先从“艺术作品”着手来探究“艺术之谜”,应该说这是费了一番思量的。大致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 一,我们知道,海德格尔要改变那种对艺术作品进行“对象性”研究的思路,改变那种试图通过区分“主体”与“客体”来获取“美学知识”的学术框架。也就是 说,海德格尔要践行一种“非对象性”的美学之思。这样他就必定不能在艺术世界之外去追寻艺术作品的本源。否则这种美学之思就有“我”与“艺术作品”“主客 二分”的嫌疑,从而也就不可能通达海德格尔之“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的“本源”观[4]。 因此,在该文一开始海德格尔就提出要安于一种阐释学的循环,即:在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三者之间循环阐释。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倒是在于如何切入这种循 环。海德格尔选择了“艺术作品”来切入这种循环,因为艺术作品毕竟可以是“空无一物”的“物”、可以是回到艺术“现象”本身的“剩余物”,可以作为艺术的 物性因素的承担者。毋宁说这也是现象学的“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论使得海德格尔对此有一种自觉。
其 二,从整篇文章来看,我们会发现其之所以先选择“艺术作品”,是因为“艺术作品”最适合于做“存在论”的追问,艺术作品因其为“现象”本身而更能够聚集 “存在”,相比之下,艺术家则有可能回到“主客二分”而遗忘“存在”。而且,在存在论的美学之思中,艺术创作的本质是由作品遣送和转让的。仅此也就不能不 从“艺术作品”切入了。海德格尔对此是有自觉的体认的,他说:“至此,我们为什么起初只是详尽地分析作品,直到最后才来看这个被创作存在,也就毫不奇怪 了。”[5]
其三,这还牵涉到海德格尔对“真理”的看法之转变的问题。我们知道,从1930年 《论真理的本质》之后,海德格尔不再从“此在”来追问“真理”的本质。这也就决定了他不能直接从距离“此在”较近的“艺术家”来追问“艺术”,而应该从距 离“此在”较远的“艺术作品”出发来切入之。可顺便提及的是,这与海德格尔之要“穿越”康德、尼采等人的主体性哲学与美学的旨趣实相同构。
选 择好了切入口之后,海德格尔认为接下去就是要找到在“艺术作品”中起支配作用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与选择“艺术作品”作入口的原因一样,海德格 尔认为,从未经触及的现实的角度来看或说从“现象学还原”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就是“自然”存在的东西,是“物”、即便是“空无一物”的“物”,也未 尝不是“艺术作品”“现象”本身的“剩余物”,是艺术作品的物性因素的承担者。“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这种物因素(das Dinghafte)”[6]因此,只要搞清楚了“物”是什么,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循此搞清楚艺术作品是什么。
为 此,海德格尔对传统的三种“物”的概念一一作了分析。他发现,无论是“实体属性说”、“感觉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