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八纲辨证().ppt
小结: 1、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但又有具体的证候 2、八纲不是孤立的证候,存在着相兼、挟杂、真假与转化 3、八纲是一切辨证的基础 六、八纲辨证的意义 (一)辨别疾病的共性 表里辨病位,寒热虚实辨病性,阴阳辨病类和证类,是对疾病反应状态的最基本的概括,是识别疾病的关键,可指导临床治疗。 (二)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 适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其他辨证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 (三)八纲辨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实用性。 八纲辨证不是确立的八种证型,而是相互联系,交织变化,证候可以相兼,错杂,转化,可组合成许多复杂的类证纲领,适用于临床复杂多变的证候。 (四)八纲辨证的局限性 八纲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具体的。如里证的概念就非常广泛,八纲未能明确何脏何腑的病变;寒与热不能概括湿、燥等邪气的病理性质;所以临床应用必须与其他辨证方法相互结合。八纲辨证标志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完善。 总之,我们不能把八纲辨证仅仅理解为几类较为笼统证候的简单归纳,而应认识到八纲通过其相互关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辩证法的思想, 中医学的许多辩证观点都是通过八纲的关系而体现出来的,理解八纲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可认识到疾病中的各种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矛盾之中、变化之中。 因此,八纲概念的确定,标志着中医辩证思维的完善,它反映了辩证思维的许多基本内容,抓住了疾病中带普遍性的主要矛盾,这对于其他辨证方法的学习,对于临床正确认识疾病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Thank You 寒热产生图示 病理平衡线 阴 阴阳平衡 阳虚 阴虚 阳 (虚寒) (虚热) (一) 寒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二) 热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 --虚热 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 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 干燥,脉数等 实热 寒证的治疗原则是: 虚寒——宜温之(附子、肉桂等) 实寒——宜散之(生姜、桂枝等) 热证的治疗原则是: ??实热——宜清(白虎汤等) ??虚热——宜补(六味地黄丸等)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热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舌淡 苔白 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冷饮 红赤 热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 数 三、虚实辨证 1、虚实的含义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概括说明了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 和致病邪气的盛衰。 《素问. 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虚实辨证的意义 了解机体邪正的盛衰,为治疗提供 依据。辨别邪正盛衰的两大纲领。 反映正气强弱,邪气盛衰。 实者宜攻,虚者宜补 3、虚实的相对性。 虚象实象与虚证实证的区别: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4、适用范围: 外感、内伤一切病证。 (一)实证 1、概念: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1)外感病邪。 (2)脏腑功能失调,充盈有余。 (3)病理产物蓄积。 邪气充盛,正气较强或未衰,邪正斗争剧烈。 特点:有余、强烈、停聚。 2、病因: (1)外邪入侵(风寒暑湿燥火、疫疠、虫毒)。 (2)脏腑功能失调。 (3)病理产物形成 停聚(湿、痰、瘀)。 3、临床表现:症状复杂,范围广泛,很难代表。 (1)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咳喘明显,吐泻较盛,二便不通,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 (2)病理产物停留:痰饮、水、湿、脓、瘀血、宿食。 (3)各种病邪,偏实病机:气滞、食积、血瘀。 4、审证要点: 新病、暴病、病程短,病情激剧,体质壮实。 (二)虚证 1、概念: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正气亏虚,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