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降脂,有效防治冠心病——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
维普资讯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年3月第 ll卷第 l期 GeriatrHea1thCare,Mar,2005,Vo1.11.N0.1
稳定易损的斑块 ,减少斑块破裂 ,防止 栓形 汀类降脂药物治疗(住院期间)的关系,共计 l9,599
成,是临床上防治冠心病、缓解心肌缺 症状 的主 例AMI患者,5,528例服用他汀类药物(主要为辛伐他
要治疗原则。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是现阶段 汀),14,07l例未服用此类降脂剂,一年内前者死亡率
最有效的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有效的降脂治疗不 较后者降低25%,而且在应用他汀类药物 3个月内
仅可降低粥样物质在斑块中的比例,使粥样物质巾 即显示有益效应 ,且早期 .管百建术(AMIl4天以
胆同醇酯减少,防止动脉粥样斑块进展 ,而且可以 内)的死亡率下降36%,早期他汀类治疗与 .管再
恢复IfiL管内皮功能,减少泡沫细胞形成,使胶原组 通术使 1年 内的死亡危险减低 64%,提示AMI早期
织成熟,纤维帽更加稳固。他汀类除通过强效降低 应用他汀类能明显改善预后 。
IfiL浆胆固醇稳定斑块外,还具有较多降脂外的直接 积 极 降脂 治疗 减少 心 肌 缺 ¨TL事件研 究
抗炎作用和良好的抗IfiL栓形成作用。 (MIRACL)是他汀类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第一项大
他汀类也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缺血产生直接的 规模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早期、快速、强效降脂
抗心绞痛作用。采用48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sT段 治疗是否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 Q波心肌梗死
变化的技术,观察到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半年后,冠 患者的心肌缺』fL『事件复发。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积
心病患者的缺血型ST段改变可明显减轻。普伐他 极降脂治疗可降低主要终点发生的危险性 l6%。
汀治疗伴有IfiL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6个月后可减 目前提倡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早开始
少应激时的心肌 IfiL液灌注异常。这种心肌 ¨TL液灌 应用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
注的改善与IfiL脂的变化并不平行,提示他汀的作 心肌缺血症状 ,还具有另外两点益处:(1)能调动
用并非完全是由于血脂下降所致,而可能与他汀 病人坚持降脂治疗的积极性;(2)能缩小临床上的
的直接作用如改善IfiL管内皮功能有关。 “治疗空隙”,使更多的病人得到必要的降脂治疗:
六、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 (收镐 :2004一II一04)
瑞典心 管重症监护 巾心分析 了l995~l998年 作者简介 赵水平 男 I954 生.湖南长沙巾南大
学湘 稚二 医院心内科 教授 .主任 医帅
巾58个冠心病陈护病房收治的非选择性的急性心
肌梗死 (AMI)患者一年后的死亡率和早期应用他
积极降脂,有效防治冠心病
一 一 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
叶 平
[中图分类号】R541.4;R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296(2005)一01—0011-03
叶 十 敖j’c
¨IL脂异常 (dyslipidemia)一般是指向.清巾的总 挑战。面对患者群体我们首先需要通过 脂测定判
胆同醇、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DL—C)及甘油 定m脂异常的患者,以及通过危险冈素分层,全面
酯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及 /或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评估心IfiL管疾病的危险性,确定心m管疾病的高危
(HDL—C)水平低下。流行病学 、基础和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