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代诗人 边塞诗派.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诗人 边塞诗派

第四章 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派,是指开元、天宝年间以表现边塞的军事战争,描写边塞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为其主要题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的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因而人们又称它高岑诗派。这一派诗人并非有一个自觉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宗旨,只是在同一历史时期有一批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在诗人们个性各异的诗风中又呈现出某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精神特征。大量创作边塞诗的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崔颢。 该诗派产生的土壤当然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现实。唐帝国此时经过上百年的统一,唐玄宗前期二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内的经济迅速攀上了唐朝的顶峰,随着经济的繁荣军事也日益强大,要求收复武则天时期失去的大唐土地,打开西北边疆与西域各国的交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西北边疆的游牧民族常常到中国四处骚扰,保护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宁也成了当时的重要国策;加之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频繁地发动对外开边战争,用无辜人民的鲜血扩大大唐帝国的版图。四境的战火就成了边塞诗的温床。 人民过一百多年太平安定的生活,对“和平”并不像六朝人那样看得宝贵,他们有些人还耐不住安定平稳生活的单调,因而向往绝域苍茫的边塞,喜欢紧张激烈的战争,举国上下都洋溢着尚武的热情,投笔从戎成为文人的一种时髦,当时只要皇帝发一道征兵诏书,《资治通鉴》卷二0一引刘仁轨的话说:“人人应募,争欲从军,或请自办衣粮,谓之‘义征’。”王昌龄《闺怨》中的少妇也“教夫婿”到边塞去“觅封侯”。其时有些“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以尽快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于是一半是为了猎取功名,一半是为了寻求刺激,浪迹边塞和歌颂战争就成了一种时尚。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如果说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反映了盛唐社会和平安宁、风雅闲散的一面,那么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则表现了盛唐人并吞四海的雄心和立功塞外的壮志,表现了一代开拓者慷慨激烈的情怀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比起山水田园诗来,边塞诗更能反映那个蓬勃向上的时代。王孟等人的山水田园诗让人能感受到盛唐社会宁静明朗的气氛,他们往往把我们带进风景清幽的名胜,引进古雅精巧的八角凉亭,偶尔才让我们看几眼莽莽的大江和巍巍的山脉,而边塞诗则让人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让人看到那个时代昂扬的斗志与进取的精神,在人们面前展现出金戈铁马杀气满天的战场,乱云飞卷雪海无边的塞外,狂风四起乱石横飞的沙漠。边塞诗人笔下多的是悲壮的景象,多的是塞外的奇观,多的是浪漫的气息。他们既遣责侵略战争的残忍,痛悼死者的无辜,喊出“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的人道主义呼声,更反映了边塞将士为保卫祖国拔剑起舞的气势,我们能在边塞诗中听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能看到“四边伐鼓雪海涌”气壮山河的场面。 第一节 王昌龄、李颀与崔颢 边塞诗人基本是中原北国的一群豪侠型诗人群组成,他们都是北方人,或从小生长在北方。其性格都豪侠浪漫,生活中都不拘小节,都有才气更有野心,我们来看看史书上对这些人的记载。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旧唐书》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在《上吏部李侍郎书》中自称“久于贫贱”,青少年时期在家苦读,稍后在西北边塞浪游,足迹遍及泾州、萧关、临洮、玉门一带。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二十二年应博学宏词试登科。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等职。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唐才子传》载:“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调新乡尉。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一时名辈,莫不重之。”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及第。《旧唐书-文苑传》说他“有俊才,无士行,好 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惟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四五娶。”《唐才子传》载“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禀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 王之焕,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唐才子传》载:“少有侠气,所从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工文,名誉日振。”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旧唐书·文苑传》载:“少豪荡不羁,日以 酒为事。……枥多名马,家有妓乐。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疾之。”并说他常“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及第,当时的并州刺史张嘉贞“伟其人,厚遇之”。文坛盟主张说更“奇其才”。 这些人无不志大心高,企望立致卿相富比王侯,赤裸裸地艳羡宝贵荣华,对才气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如李颀的《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家荡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阁,朝将出入铜雀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屐。男儿立身当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成功就见明主,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