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迭变——兼评8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迭变——兼评8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迭变——兼评8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pdf

2013年11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13 篁丝童篁!塑 !!竺竺!!竺旦竺!鱼坚竺堡!型壑!!些!!望堕!型!竺!!!墼堕竺!! 兰!!:丝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迭变 ——兼评8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 袁苏宁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中国文学史叙事进入了新一轮的重构和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版图再次发生变易。不同理论路 径的文学史叙事线索各自畛域分明又相生相继,新启蒙主义叙事霸权、晚清现代性文学史叙事勃兴和革命现代性 叙事的再生,构成了当代最富有理论活力的历史重释运动。新启蒙主义理论批评以否绝革命左翼文学的政治品格 建立起启蒙新神话和新时期文学的文化逻辑,继起的晚清现代性理论则以审美现代性解构启蒙理性的神圣理念, 并试图以审美个人主义和世俗现代性的文学史叙事覆盖启蒙主义文学的理性精神,进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由启 蒙主义精神演化而来的左翼革命叙事的激进的文化色彩,从而实现了对启蒙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双重否定。然而多 重话语的压制却促使了左翼革命文学叙事的复活和再生,“新左派”文学史叙事彻底翻转了“新启蒙文学史观”和 “晚清现代性”理论批评的叙事规范,以革命现代性的理论视角重释中国叙事。面对文学史的多幅面孔和历史重释 的多重话语沉积,我们是否再次陷入了历史叙事的迷雾? [关键词]文学史叙事;新启蒙主义;晚清现代性;革命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3)06—0065—05 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叙事几经演化,大致形成了几种不同或对立的研究范式。新启蒙主义文学史 叙事仍占据主流叙事地位,其理论的流风余韵仍在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中发散。然而,当主流叙事发展为 一种叙事霸权,启蒙文化批评和文学审美自律论成为一种僵滞的理论陈规,叙事的危机就来临了。至新 世纪前后,启蒙文学史观遭受了强力的挑战和冲击。新语境下多种不同的文学史批评理论竞相争锋,在 新的学术路径和文化视野下开始了又一轮的文学史的改写和重构。晚清现代性文学史叙事重开理论疆 域,锋头正盛,与启蒙文学史观形成双峰对峙,大有取彼而代之的势头。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被称为新左 派的一支批评力量强劲地崛起,既清算新启蒙文学史观的流弊,又反击晚清现代史叙事的理论盲区和虚 妄。文学史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主流叙事的危机:走出80年代 新启蒙主义叙事的危机来自语境的压力。80年代的全民反思运动以“告别革命”的姿态和现代化文 化想象,催生了启蒙理性、现代个人主体和审美自律的新启蒙主义知识型话语,然而进入90年代中后 期,当“革命”渐行渐远,隐约可见的现代社会显露出的它的矛盾性、多重性,一个新的资本权力霸气逐渐 取代政治权力,成为新的异化力量,并露出更为狰狞的面目的时候,再回视80年代的文化热情和理论逻 辑,世人多有蓦然惊觉,顿生恍若隔世之感。显然,一些命题已经丧失了效用,或显出了思想的浅陋和学 理的缺陷,更多的甚至只是当时浪漫或愚妄的呓语,诸如纯文学及审美与政治的对立,启蒙理性下的人 性进化和现代个人主体。这些一度被视为神圣的审美文化理念,似乎都被具体的社会分化现实所瓦解, 也因对立面的消失,不再具有先锋性和批判性,反而在剧烈的社会变迁面前,失去了阐释和把握现实的 理论功效。要破除新启蒙理论教条和僵化思维,重建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激活理论批评的现实精神和实 践性品格,必需要展开对80年代文化逻辑的全面反思和置疑。 对80年代新启蒙主义文化逻辑的置疑和拆解,形成了90年代以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批评运动, 迄今所产生的研究成果是卓有成效和和富有启示的。反思并不意味彻底的否定和颠覆,而是试图在新的 更为开阔的社会学视野和“再历史化”方法论下,对新启蒙主义理论展开清理和解析,以破除80年代的 [收稿日期]2013—03—20 [作者简介]袁苏宁(1958一),男,湖北嘉鱼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