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与私的抵牾与和谐——一种中西比较的伦理视角.pdf

公与私的抵牾与和谐——一种中西比较的伦理视角.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与私的抵牾与和谐——一种中西比较的伦理视角.pdf

2013年3月 伦理学研究 Mal-.,2013 in 第2期(总第64期) StudiesEthics No.2 公与私的抵牾与和谐 ——一种中西比较的伦理视角 于建东 [摘 要]公私之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伦理学的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或由此衍 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的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 上的统一和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公私公私之辩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 量,成为被广为接受的观念。第三、天理、公平之意。 一、内涵比论 “公”的这层涵义是从第二层意义中引申出来的,是普 公私问题牵涉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诸多层面 遍之“公”的体现,是人们行为的尺度与标准。二程 和领域,而且是“中国历史过程全局性的问题之一。 日:“理者天下之至公。”(《周易程氏传》卷一)朱熹 它关系着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整合,关系着国家、君主、 日:“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孟子集 社会、个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关系着 注·梁惠王上》)天理是一种普遍的,恒久存在的天 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社会道德与价值关系的核心 地之至德的体现。《吕氏春秋·贵公》日:“公则天下 等重大问题”oD](v1)中国传统文化谱系中的“公”主要 平矣。平得于公。”《战国策·秦策一》日:“法令至 有三种内涵指涉,第一是统治者或政府之事,即公务, 可引申为统治者或政府的利益。甲骨文中就已经有 行,公平无私。”《说文解字》对公的解释为,“公:平分 “公”字,其最初的涵义指涉人物,如周公、昭公等封建 也。”普遍的抽象的“公”借助于天理、公平,具体化为 诸侯。由封建诸侯引申到封建诸侯处理的事务,由 有效的、可操作化的工具。 此,“公”就具有了公务、政务、统治者事务的涵义。如 在中国道德传统文化中,私与公相对,主要指称 《左传·昭公三年》说:“公事有公利。”《诗经·小雅 私利或私欲。《韩非子》日:“背私谓之公。”(《韩非 ·大田》说:“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里的“公”意指 子·五蠹》)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说:“韩非日:公:平 国家或政府。公的这个涵义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深 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日:背厶为公。” 远。第二是普遍或全体之意。《礼记》说:“大道之行 与“公”在道德上受到普遍支持或赞誉相反,中国传 也,天下为公。”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 统伦理文化中对“私”基本匕是持否定或贬抑的态度。 的天下。这层意义上的“公”最突出的特性是,它基本 在西方文化中,“公”起源于拉丁文的“poblicus” 上是规范性的观念,“公”的范围如何界定经常不是重 点,重要的是人应当具有普遍的关怀o[21(”¨因此,这一词,意为人民或与人民有关的事物。“publicus”一 层意义上的“公”往往代表人民与社会的福祉,具有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