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视学论文例文:中国电影理论研究 .pdf
影视学论文例文:中国电影理论研究
罗艺军
【作者简介】罗艺军,1926年生,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内容提要】中国电影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
化两种异质文化体系撞击和融合的激荡之中,并受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潮流
和方针政策之影响和制约。
【关 键 词】中国电影理论/蒙太奇理论/纪实美学/西方现代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处于两种异质文化体系撞击、融合的激荡
之中。电影是舶来品,系西方现代文化产物。20世纪,西方(前苏联就其文化源
流而言,基本上属于西方)无论电影或电影理论一直主导国际电影思潮。在不同
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理论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的影响,其深度和广度往往超过中
国的文学理论和其它艺术理论。一则由于电影艺术具有突出的国际性品格,电影
语言和电影传播方式更适宜国际文化交流;再则中国电影理论在传统文化中无直
接根系之依托。但电影一旦扎根于中国这块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中国电影
和中国电影理论必然要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中国
传统的思维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进来,赋予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理论以民
族特色。
中国电影理论的主要特色,大体可概括为三点。一、中国传统学术思想重传
承而弱于创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实践理性而短于抽象的逻辑思辩;中国电影
理论往往与艺术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却缺少标新立异、气势恢宏的体系性理论建
构。二、中国文化传统重形而上之“道”,轻形而下之“器”,以及与“器”相
联系的技艺。中国电影理论很长时期内,侧重于电影社会功能探讨,疏于对电影
本体的深入研究,强调各种艺术部类之联系性和共同性,漠视各种艺术之差异性
和独特性。三、20世纪的中国社会从始至终均处于剧烈震荡之中,主要环绕着政
治轴心旋转。反映在电影理论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打上当年的政治烙印。随
着政治风云变幻,电影理论不时以急骤逆转的形态呈现。
1905年中国拍摄的第一批电影是戏曲纪录片。到了二十年代初,故事片产量
大增。电影创作要求理论的指引。中国早期的电影理论往往与电影评论、电影基
础知识普及杂糅,不具备严密的理论形态。
1921年,上海创办了第一份专业电影刊物《影戏杂志》。顾肯夫撰写的《发
刊词》可能是中国第一篇具有理论性的文字。“现在戏剧的趋势,写实派占了优
胜的地位,他的可贵,全在能够‘逼真’。”“戏剧中最能‘逼真’的,只有影
戏。”他认为“影戏的原质是技术,文学,科学的三样”,并分别加以论证。1922
年,该刊发表了郑正秋的《明星公司发行月刊底必要》,其基本的理论观点接近
顾肯夫,不过论述得更细致。这些早期的电影理论文字,对电影的认识基本上停
留在经验性的直观感受层次,其电影观念是一种以戏剧为核心的影戏观。他们都
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中国传统的思维特点,整体性、直
观性、模糊性。
普及电影这种新兴艺术的基础知识,二十年代随着制片事业的繁荣而成为一
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从1924年起,几年之内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昌明电影函
授讲义》包括四个部分,周剑云、汪煦昌合著的《影戏概论》,周剑云、程步高
合著的《编剧学》,陈醉云著《导演学》及汪煦昌(?)著《摄影学》。此乃我国
第一部内容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电影知识读物。此外,有徐卓呆译编的《影戏
学》,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郑心南译述的《电影艺术》,欧阳予倩著的《导
演法》等。这些著述主要在于传授电影实用知识,不具较高的理论价值。三十年
代初,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紧迫,促使中国电影改弦易辙,面向现
实社会。1932—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运动,后期称为进步电影运
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面貌。在这场持续的电影运动中诞生了一批中国电影
史上的艺术杰作,电影评论也非常活跃。但在电影理论上却未留下什么辉煌的建
树。考其原因,这场电影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救亡运动,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
盾高度激化的年代,对文艺的价值取向倾向直接的政治功利,忽视学术性的理论
探究。这一时期(主要是三十年代前中期)有关电影理论的状况简介如下。
一、左翼电影运动是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的文化运动,电
影理论首先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任务,并将意识形态倾向性
作为电影评价的主要标准。这方面的理论文章,有凤吾的《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
尘无的《中国电影之路》等。
二、1933年底至1934年,展开了一场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doc VIP
- 2024《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8500字.docx
- 清洗猪舍合同8篇.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23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2) 教案.docx VIP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pptx
- 兔子增长有规律(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BS EN 10269-2013 用于具有特定升高和_或低温性能的紧固件的钢和镍合金.pdf
- 物流合同模板6篇.docx VIP
- 八达 400馈电最全图文讲解.pdf
- 二年级下册每日练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