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死较量 笑对人生的辩证法
?
?????? ????——从所谓“死缓”1年半到跨越“5年生存期”
魏? 斌
作者简介:魏斌,哲学研究员、知名著作家、益阳市正处级退休干部,先后担任过益阳行署经济研究室、益阳市体改委常务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曾有《红旗》杂志社、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中央、省级以上报刊、出版社著作及论文100万字以上。其中,《文秘写作规律与技巧》的论文和专著(43万字)分别获全国、全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及优秀奖,专著有《光明日报》、《北京周报》外文版等中央、省级以上10家媒体推荐评介。
?
编者按:六年前,该作者作为一个肺癌中晚期患者,被省有的省城大医院认为只能生存一年半,而医学书把癌症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后作为缓解或痊愈期。六年后的今天,他奇迹般地健在。这其中生死较量、笑对人生的谜底在哪里?在此,笔者用一种坚韧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和充满辩证的观点,把他六年来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放疗、化疗和相关治疗中的规律性体会整理成文,特分期刊出,以期有益于在我院治疗的病友。
㈠面对所谓“死缓”一年半怎么办?
据我六年来的观察,癌症病人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他们把癌症和“死亡”划上等号,“谈癌色变”,心理上不善于寻求治疗,等待死亡,这就大大限制了医药治疗的疗效。实践证明,这是十分错误的。癌症患者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二者相比,心理治疗是基础,对于有的人来说心理治疗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的,因此对他们来说,它又是抗癌的关键。而医药治疗则是人们抗癌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
2000年10月下旬,我初次被益阳某医院CT检查,发现右肺患中央型占位性病变。以后半个多月,又经湖南省肿瘤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二院的CT复查、支窥镜检、病理切片分析确诊,实属中央型鳞癌2-3级,且纵隔淋巴肿大、肺门有结节影(T3N2M0)。由于先前缺乏思想准备,我确实也紧张了一阵子。老伴不停地抹眼泪。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摸索,当我正式进入抗癌的角色后,我很快地通过自我心理治疗,走出了忧虑的阴影,在与癌症的生死较量中越战越勇。我的办法是:
⑴平静地看待生和死,视死如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有正确对待生死的诸多论断,如孔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但一般来说,中性死亡——自然病死却是大多数。一般人眼里,还是喜庆“生”,恐惧“死”,忌谈“死”。对“死”走极端:或过分悲痛;或麻木不仁(如革命者夏瑜的血竟成了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血馒头”)(《药》鲁迅),这当然又都是不正常的)。
我作为哲学研究员,树立科学的生死观,平静地看待生和死,视死如生,是我的本份。在我看来,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死亡,并非是佛教的回归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天主教的升腾“天堂”,而是宇宙间生命现象不可抗拒的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死是人类一大平等。不管帝王将相、革命导师、文艺大师,或是平民,人人不可回避。从年龄讲,我已活到了退休年龄,虽然相对高龄还欠一点,还有一肚子文章没有写完,对社会、家庭贡献还不够,但与许多英年早逝的革命烈士和同事相比,我还是一个幸运者。同时,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正如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和死,何必仅仅在年龄上兜圈子。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平静地看待生和死,在疾病面前,就应当正确对待疾病,“既来之,则安之”。不恐惧,敢抗争。六年来,我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度过与死神抗争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
⑵做自己爱做的事,乐观向上,奋发进取,乐以忘忧,抗癌与事业同步延续,以争取生的信心和行动,对抗死亡的威胁。美国心理学家卡尔西蒙顿等说:“树立起重大的生活目标可能是癌症病人恢复健康所需的潜在力量的主要来源”。(《癌症患者自己治疗指南》第14章,清华大学出版社)。从正式实施抗癌方案起,我以决心“跨越5年生存期”,力争“老有所为”为动力,一手抓抗癌,一手抓自己爱做的事,从而忘却和对抗死神的威胁。写出了《文秘写作规律与技巧》一书并推出了第二、三版,参与了全省和全国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并获奖。还先后登上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文秘培训班的讲台,出席了省教育厅在原省交通学院召开的高校教材发行会议,在省直机关和长沙、娄底、怀化、湘潭、常德、益阳等市的机关和大学发行了这二、三版专著。这些学习和事业的延续,为我的生命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与死亡抗争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⑶要善于及时排除外来干扰和自身病情恶化及遭受意外打击时心理失衡的压力,守住生的心理防线。2003年春节前后,长沙(老杨)、株洲(老袁)、岳阳(老朱)、常德(老韩)、湘潭(老易)等几位病友先后去世,不但使我不胜悲痛,也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忧虑。为了不受这些外来死讯的干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