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pdf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总第162期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 ——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 肖林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经济系,北京 102488 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其“所有经济体面对同一技术前沿”的假设。通过估算DEA—Malmquist方法与 索洛余值方法的偏差发现,该方法适用于中国省份TFP的估计。利用省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对DEA— Malmquist方法估计的省份结果取几何平均,可以得到与传统方法估计的全国TFP增长一致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 分解TFP得到的技术效率变化曲线更符合中国经济制度的变化历程。 关键词: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适用性研究 文章编号:1003—6636(2013)01—0032—08;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Factor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产率水平的重要指标。对TFP的准确测算,是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为了对生产率增长的动因做更 深入的分析,学者们对TFP的分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大量的资本投入,中国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 的发展历程。然而,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1,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而劳动力的短缺进一步可能导 致资本报酬递减。当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降低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保证中国 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因此,找到一种适用于中国发展特点的方法对全国的TFP增长率进行测算和分解,为 长期的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述评 TFP的实证研究,最早由索洛。2j提出的。他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产出增加剔除要素投入贡献 Ap— 后的残差,度量生产函数的平移(即技术进步)。这类估算方法被称作“增长核算法”(GrowthAccounting 样,经济计量法需要假设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需要劳动、资本投入以及二者所占份额等数据,但它运用了统计学 的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有效的验证。第三类TFP增长率估算的方法称为“对偶法”(Dual Approach)‘41,这种方法 无需假设生产函数的形式,而是利用要素价格的增长估算TFP增长率。实证研究表明,当要素的数量和价格统计 数据在相容的情况下,对偶法的估算结果与前述两种方法一致。 上述估算TFP增长率的方法有助于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却不足以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因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既包括技术水平,也包括管理、资源配置、技术掌握程度等,传统方法只能估计出一个数 值,无法反映这些因素在生产率提高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技术前沿生产函数法的提出,使进一步分解TFP增长率 成为可能。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法雷尔的论文∞。,此种方法将生产率的提高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 Frontier 效率提升。这种方法有两个分支: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envelopment 究;DEA方法利用线性优化给出边界生产函数与距离函数的估算,在样本量较小的研究中更有优势。在研究TFP 收稿日期:2012—1l—07 作者简介:肖林兴(1984一),男,四川绵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 万方数据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总第162期 量不大,因此在DEA的框架下开展。 国内学者,如郭庆旺等(2005a)[6 大量的研究。尽管这些文献对中国TFP的估算数值有较大的差别,但TFP变化的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徐现祥 等(2009)利用前述文献计算的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数据,采用对偶法对TFP增长进行了重新核算,结果和其它文 献大致吻合。p。 TFP增长率分解的问题,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学者的兴趣。在利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对模 型本身的适用性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