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pdf
5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总第249期)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张云运1,骆 方2”,孙 铃3,刘方琳4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3.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100081;4.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 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
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
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扩展到儿童社会性发
展领域。研究发现,同伴群体构成有多种指标,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种群构成、学习能力,
以及同伴群体在某些情绪行为上的特征都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不同同伴群体构成指标在影
响儿童发展的方向、大小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受到儿童自身背景特征(种族、家庭背景、学业能力
水平等)的调节而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反映出同伴群体构成本身的多样性和其效应的多元性和复
杂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对于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者从家庭背景与资
源、学校环境与条件、教师观念与行为、同伴互动与文化等多个视角入手,提出了理论解释,但理
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仍很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多元环境中调节因素的综合考察、加强
追踪研究、深入开展内部机制研究;同时加强我国关于同伴群体构成的本土化研究,弥补当前研
究的空缺,回应我国学生群体构成复杂多样的现实,为优化学校生源配置和环境创设提供科学
借鉴。
[关键词] 同伴群体构成;儿童发展;同伴群体社会经济地位;同伴群体种群构成
eta1.,1966)
同伴群体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心理 领域。著名的科尔曼报告(Coleman
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比较重视儿童直接接触的同伴 发现,学校中同伴群体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水平会
所带来的影响,比如研究儿童的好朋友、小圈子等 影响美国儿童的学业成就,而且效应比学校办学条
的影响,认为与同伴直接相处的经历对儿童发展非 件、师资、课程等学校硬件的作用更大。这种群体
结构特征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被称为构成效应
常重要(Berndt,1992;Hartup,1996),但是很少对
同伴群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 effect)。此
(compositioneffect)或同伴效应(peer
探讨。同伴群体构成(Peer 后,很多国家研究者对于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
GroupComposition),
反映的是同伴群体层面的结构性特征,独立于儿童 的影响是否存在、效应大小等问题开始了持续研
个体实际所交往的特定同伴,一般指同伴群体在某 究,所涉及的儿童发展领域也从学业领域逐渐扩展
类社会特征上的构成分布(Bryk,Lee,Smith,到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其研究结果对各国的教育
1990),如同伴群体在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种族、性和社会管理政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别上儿童的数量或比例。同伴群体构成这一概念 学校中同伴群体的不同背景和特征(性别、族
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早聚焦在儿童的学业成就 群、家庭类型、能力及行为特征等)构成了稳定的结
[收稿日期]2014一07—26
[通讯作者]骆方,E-mail:luof@bnu.edu.CF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壁碳纳米管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pdf
- 单晶MoO3纳米片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光催化活性.pdf
- 南京市黑臭东风河治理中溶解氧和其他污染指标相关关系比较分析.pdf
- 南平地区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pdf
- 南方鲜食枣2种类型枣吊光合产物积累能力的比较.pdf
- 南海中沙群岛以北至陆坡表层沉积物碳酸钙含量的分布.pdf
- 南海禁渔令引争议国际纷争难解决.pdf
- 南淝河清淤前后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pdf
- 博物馆讲解员能力转型探讨.pdf
- 卡塔西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叙事伦理批评原则.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