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构建辨识框架——解读基于关系属性的传播特征.pdf
垦基虽;堑搓垡生复望鲤整金煎蕉趁堡蕉苤__重冒圄
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构建辨识框架
——解读基于关系属性的传播特征
一段晶晶
【内容摘要】 媒体传播作用方式的改变,使得知识的产生、存在及传播扩散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知
识的构建方式由以往的权威主导,发展为在社会传播的知识网络中的生态性演变;对知识的社会构建
特征的辨识。需要以用户的行为、信息或知识内容的关系性结构为新视角来达成。知识节点、知识构
建与再构、噪音、用户行为、知识图景、媒体接触与路径等概念构成了新媒体环境下知识构建的辨识
框架。
【关键词】 新媒体;知识构建;连通主义;知识节点;关系属性
在大众媒体时代,我们看到的是权威的信息 亲自参与∞。人们参与这个转变过程的方式是多种多
发布、数量庞大的受众,以及他们较为稳定的收 样的,在以往,实践、经验的人际传递、图书、学
听、阅读习惯。新媒体Webl.0时期对此环境并无校、公司、团体、媒体等等都是主要的知识构建方式
本质改变,网站内容通常是由网站进行编辑处理 和平台。
后所提供的,媒体仍然以信息的单向传递为主要 无论是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大众媒体,还是无所不
特征。普遍认为,是Web2.0带来了媒体环境的巨在的新媒体,都为知识的构建或传播提供了媒体平
大改变,此时期新媒体加强了媒体与用户、用户 台。在大众媒体时代,知识的构建与传播被认为是属
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实现了多层次的信息 于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其信息多出自权威者之手,
交流与参与。社交媒体的兴盛带来了传播群落的 是规整完善、较具体系的知识,在知识传播(Knowl一
自组织性特征,打通了基于用户的接触与提供媒 edge
体内容的通道。 而知识传播则是由编辑者确立媒体内容,通过媒体将
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媒体数量、种 知识授予受众的。
类等方面的变化,其更加本质的现象是,知识就驻 新媒体的出现,则在本质上改变了媒体在知识构
留于网络中,依赖链接不断地被用户发现,并不断 建过程中的作用@。由于用户的主动链接行为,由于
得到再构,依赖知识节点的连通性及信息来源的网 知识的网络性存在(包括在传统媒体中),知识不再
络存在而获得了生命力,而人们也因此形成了新的 仅仅可以经由个人的学习,于“权威意见一信息发布
信息或知识获取行为方式。媒体传播作用方式的改 传播”这样的过程中被授予,也可以经由全社会的共
变,使得知识的产生、存在及传播扩散方式都发生 同参与,在媒体的平台上实现知识构建的过程,并且
了改变,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媒体与 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播。由此,知识的构建或传播同
知识构建问题。 时可发生在用户的媒体使用过程中。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开放、速度、体系性以及全新
一、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构建 的知识获取行为,形成了社会范围内新的知识构建方
知识的定义很难被明确给出,它通常被认为是经 式Ⅻ。新媒体在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之外,同时
验的固化。所有的知识都是信息,但是信息却不都是 还成为了人们共同构建知识的社会平台——人们永不
知识∞。知识来自于信息,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 停息地交流、知晓、理解、分享,在不同的知识节点
体,在信息转变成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均需要人们的 与知晓愿望中获取平衡。
现代传播加12年第1l期(总第196期) 105
万方数据
__曩圆圈垦虽基;堑搓签生塑望鳇垄金垫蕉羞迟蕉苤
对于新的媒体环境及知识构建方式,我们需要关 识到客观事物发展中的某些规律时,就会形成可供传
注以下几点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