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法消解的主体及其责任——勒维纳斯他者理论中的责任主体问题.pdf
2009年8月 学 术 交 流 Aug.,2009
Academic SerialNo.185No.8
总第185期第8期 Exchange
无法消解的主体及其责任
——勒维纳斯他者理论中的责任主体问题
孙庆斌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主体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思想就有了主
体思维的萌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高扬“人性”的旗帜塑造了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以新的方
式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从“怀疑”入手,用“我思”确定了“我在”
的主体性地位。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原则的正式到来。与主体问题一同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主客二分
的对象化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逐渐演化为主体不断膨胀与客
体不断边缘化。主体性的过度泛滥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声势浩大的主体
性反思与批判活动随之开始。20世纪西方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反
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主体性问题,但最终他们发现自己走了一条过犹不及的道路。与后
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态度不同,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是一条调和路线,但其调和的结
果也难遂人愿。如何面对主体问题。是坚持、还是消解、抑或是调和,痛苦的抉择摆在面前。在西
方哲学发展的困境之处,勒维纳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围绕“他者”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主体现,将为
“他者”的责任赋予主体,重新构建了主体性,即一种具有强烈伦理性的主体。
[关键词]勒维纳斯;主体;他者;责任
二般认为,主体性问题始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其实,从人类历史上看,对主体性问
题的研究早已有之,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思想就有了主体性思维的萌芽。古希腊的“第一智者”
普罗泰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和苏格拉底关于“认识你自己”的见解,是主体性思想的萌
芽。经过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思想家们高扬起“人性”这面历史进步的旗帜,强调
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塑造了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以新的方式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培根提
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这实际包含了对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体性力量的张扬;笛卡尔以
“我思,故我在”(egocogito,egosum)的命题首次确定了理性和“自我”的独立地位,宣告了近代主体性
原则的正式到来。
与主体一同登上历史舞台的还有客体,西方哲学从其出生地就将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建立起对象
化的思维方式,这对初民社会的人类来讲是一次进步。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模式,尤
其在近代,作为主客二元对立一极的主体不断膨胀,客体被不断地边缘化,对立双方的天平发生严重的
倾斜。主体性的过度泛滥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现实的矛盾促使人们思考问题的
根源,代表理性精神的主体成为替罪羊,声势浩大的主体性反思与批判活动随之开始了,“在一定意义
上,从不同视角对‘主体性’与‘主体性哲学’的反省、批判和消解,构成了现当代西方哲学十分重大的基
本脉络之一”[1I。
[收稿日期】2009一03一lO
[作者简介】孙庆斌(1971一),男,黑龙江铁力人,副教授,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事哲学、
思想教育研究。
·l·
万方数据
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解构及其无法割舍的主体情怀
20世纪50“o年代西方出现了一股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里达、福柯、利
奥塔、拉康、詹姆逊、大卫·格里芬等,他们站在“后现代”视角对现代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反省,形而上
学、二元论、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主义等成为批判的对象,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构主体性。
19世纪末,尼采以宣布“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