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时间悖论的和解——有关quot;通变quot;的一种理解.pdf

时间悖论的和解——有关quot;通变quot;的一种理解.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悖论的和解——有关amp;quot;通变amp;quot;的一种理解.pdf

2007年12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Dec.,2007 of 第4期 ofSchoolChinese andCulture Normal No.4 Journal Language NaNing University 时问悖论的和解 ——有关“通变”的一种理解 詹冬华刘德旭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中古时期的通变论所关涉到的不只是文辞的常变问题,而且还具有更为高远的天 人关系的一种时间性呈示。它虽然调和了复古与趋新两派之间的矛盾,但不是这二者的简单 折衷。通变论的重心不在“变”,而在“通”。这里的“通”,是古今之间的相互贯通,是时间三相 的往来回旋。因此,通变论所显示的是绵延的新变性与时间的贯通性之间的矛盾与悖谬,或者 说,是不断敞开的个体独创性与不可规避的历史整体性之间的对立统一。从一定程度上说, “通变”是时间悖论的暂时和解。 关键词:中古 通变 时间意识 悖论 中图分类号:1206.09文献标识码:A “通变”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具有重要意义。通变所涉及的,远不只是有关文学的新变之术,尽管 《通变》篇主要是在讨论这个层面的问题,但是,通变作为一种艺术哲学思想,是贯穿于《文心》全篇的。 这里所讨论的文,是与天地之“文”相并列的人之“文”,因此,通变问题得以展开的理论视域不是形而下 的新变技巧,而是一种与“道”相契合的天人关系,“通变”所展示的,是“古”与“今”、“往”与“来”之间的相 互沟通,是时间三相的贯通与回旋状态。 一通变的涵义 “继承与革新”说,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郭绍虞,对后学影响比较大;三是“会通适变”说,祖保泉持此种 观点;四是文辞“变新”说,牟世金为主要代表。石家宜也持这种观点,他把通变看成是一种新变之“数”, 提出“时变”说,将通变的立足点放在“变”上,认为这里的“通”不是与“变”相对举而言的,不是表示“会 J(P190—191) 通”或“继承”,而是“通晓”、“贯通”的意思。通变也就是“通其变”,其核心是趋时而变。u 事实上,以上所列的几种观点都没有脱离“变”,就是复古说,也是在谈变,只不过重心不一样。黄侃 认为,刘勰的主旨是补偏救弊,并不是否定变,但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这是有区分的。文辞气力,各人 不同,是可变的;但为文的规矩法度是不可变的,一味追求文辞上的新奇,就不是通变了,而是讹变。刘 勰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当时文坛的这种不良风气,所以提出要师古,也就是宗经。这样一来,通变自然就 以复古为重心了。[3](P104105)与“复”相对的就是“变”,无论是“会通适变”,文辞的“新变”,还是趋时以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詹冬华,男,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成员。 刘德旭,男,1978年生,江苏徐州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编号1819。 114 万方数据 “通其变”,关注的焦点都是一个“变”字。结合汉魏六朝时期的时间观念,这种强调新变的思想并不难理 解,这正是绵延时间最为突出的特征。一般认为,刘勰的“通变”来自《周易》。《周易·系辞传上》云:“变 通莫大乎四时。”金景芳解:“世界上能反映‘变通’的东西非一,但四时最大。四时交替是古人所能见到 的最大的变通。”【4j(P:502’如此一来,“通变”、“变通”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它所呈现的是一个阴阳开阖、 往来交替的时间展开过程。 但是,不能将“通变”仅仅看作是一种策略,一种“数”或者“术”。而应该将其放到与“道”相沟通的层 面来加以考察。也即是说,通变与“道’’处于一个层面,而不能局限于形器层。如果仅仅着眼于“变”来看 通变,那刘勰就没有必要那样郑重其事地来谈“征圣”和“宗经”了。从以上的分析可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