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同谷七歌》之“橡栗”解说.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同谷七歌》之“橡栗”解说.pdf

2015 年第 10 期 总第 299 期 THE SILK ROAD 文学探微 S 杜甫《同谷七歌》之“橡栗”解说 陈朝霁 (天水市第一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 [摘要]《同谷七歌》之第一首,杜甫在倾诉自己的苦难生活时,以“橡栗”入诗。 对于橡栗为何物,学术界有三种看法:橡 子,板栗,橡子和栗子的合称。 对照此诗作和古籍上关于橡栗的记述,橡栗当释为橡子。 杜甫之所以要“岁拾橡粟随狙公”,除 橡栗是历史悠久的救荒上品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医学认为橡栗还有“不饥”、“服食能断谷”的作用,而这正是在同谷 时缺衣少食的杜甫最为需要的。 [关键词]杜甫;秦州诗;橡栗 ( ) I207.22 A 1005-3115 2015 10-0050-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秋,诗圣杜甫流寓秦州。 三个多 栗。 总之,以橡栗为粮古已有之。 月之后,落难中的杜甫“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满怀希 橡栗在我 国分布极为广泛 ,至今 尚有 7 属 300 余种(全 望来到同谷(今甘肃成县),而同谷并不是他想象中的乐土, 世界共 8 属 900 多种),有作为“粮食”的基础。唐代诗人张籍 严冬十一月,杜甫一家衣食无着,贫病交加,陷入绝境,遂有 《山农词》之“岁暮锄犁傍空室 ,呼儿登山杈橡实”、《董逃行》 ⑤ 《同谷七歌》。 其第一首云:“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 之“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都是唐代普通百姓 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有书归不得,手 以橡为食的实例。 脚冻皴皮肉死。 鸣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①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之“荒政”录周宪王《救荒本草》并 诗中所谓“狙公”即养猴的人。 诗人倾诉自己的苦难生活,明 加笺证 “橡子: 树 ,《本草》橡实 ,栎木子也。 其壳一名杼斗 ,所 白如话,而在“橡栗”为何物的问题上,学术界分歧较大,或 在山谷有之。 木高两、三丈 ,叶似栗叶而大,开黄花。 其实橡 ② 释为橡子,或释为板栗,或释为橡子和栗子的合称。 笔者认 也 ,有梂汇 自裹 ,其壳即橡斗也。 橡实味苦涩 ,性微温 ,无毒。 为,橡栗乃俗称的橡子,而不是板栗,更不是橡子和栗子的 其壳斗 ,可染皂。 救饥:取子换水浸煮十五次,淘去涩味 ,蒸 合称。 极熟食之,厚肠胃 ,肥健人,不饥。玄扈先生曰:食麦橡令人健 橡子是栎树 (或称橡树 ,或称青冈树 )的果实 ,似栗而 行。 又曰 :取子,碾或舂或磨细 ,水淘去苦味,次取粗查饲豕 , ⑥ 小。 又名橡实、橡果、橡斗等。 味苦涩 ,常用以喂猪。 饥荒之 甚充肠。 ” 玄扈 ,徐光启之号。 明代农书详细说明荒年解救 年,穷人也用以充饥。 饥荒时橡栗的食用方法,可见橡栗在救济灾荒时很受重视 , “橡栗”其实是偏义复词 ,义在橡而不在栗,言橡栗是因 且历代都有食用。 为橡形状和栗相似的缘故。 杜甫以“橡栗”入诗,有橡栗是救 其次,橡栗是高士僧道的服食野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