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国学重振_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pdf

_国学重振_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国学重振_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 15 卷第 1 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5 No1 2009 年 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Feb 2009 “国学重振”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 辛红娟 (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摘要:在西学话语、国学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的交织中,处于弱位的国学话语不仅是重铸国魂的文化途径,也是 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触媒和介质,要求翻译主体不仅要具备“打通” 中西的能力,还要 具备“参互”古今的文化内省能力,只有加强国学素养的培育,才能面对业已出现的人才培养的困境,完成对翻译 专业人才完美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国学;翻译学;陶养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1−0136−04 自“西学东渐” 以来,中国的器物层、制度层、观 化的“阐释焦虑”,而对自身文化的阐释使得我们必须 念层、价值层等各个文化层面一直受世界上占主导地 要回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在国学中做一番梳理和重新 位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中国文化领域由于中国传 定位。 统、西方古今与意识形态三方话语的紧张冲突,加之 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重建民族精神,发挥民族文 经济热潮和市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古今、 化生命的原动力,实现文化意义的命名和精神价值的 中西文化冲突的多元景观和杂色纷呈色调,面临着文 重估,成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学 化转型的困境[1] 。我国高等院校按照西方学科分类的 术追求,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欧美中国研究 体制,人文学科中文、史、哲三科分列的弊端日益显 界一代大师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Schwartz) 明确指 现,而跨越两种语言、文化的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也 出,中国古代思想是解释中国文化定向的信心所在, 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一些具有进步文化意识的专家学 他深信这种精英的思想在随后而来的时代中,无论对 者指出,面对这一教育弊端,唯有遵循“吾道一以贯 统治阶级还是对普罗大众的文化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 [4] 之”( 《论语·里仁》),以“道”为逻辑起点的国学才能提 影响 。 供综合性教育,培养基础厚实、适应面宽广的新型人 在东西方跨语际话语运作的全新尝试中,中国学 [2] 才 。 术命脉的整体走向是一种对东西方话语、范式互相冲 突、互相渗透的历史回归。在西学话语、国学话语和 意识形态话语的交织中,处于弱位的国学话语不仅是 一、“翻译转向”与国学重振 重铸国魂的文化途径,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 在人类的生存斗争中,翻译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 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有“ 国学者,在国城中 的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人与自然对话、人与存在对话 王宫左之小学也” 。当时的“ 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 的场所。21 世纪,人类生存的出路在于“进行对话, 族子弟学校”,作为现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