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pdf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 ——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姜方炳 提要:“网络暴力”是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 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它的产生, 主要涉及网络技术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及网民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 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网民群 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应对网络暴力的关 键在于,通过建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以 减少各类风险发生交叠、共振的频率。 关键词: 网络暴力 风险社会 应对 作者姜方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助教。(杭州 310024)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令世人始料未及,并迅速使中国步入信息化时代G),网络对于人们 的日常活动而言,已尤如空气般不可或缺。然而,当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在讯息搜寻、言论表达、交流互 动、资源共享及娱乐消遣等方面便捷的服务时,一种被冠名为“网络暴力”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并因 其广泛而深刻的负面效应常常引爆舆论场域的纷争焦点,以致人们对正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抱以“喜忧 参半”的纠结心态。那到底何谓“网络暴力”?产生“网络暴力”的根源何在?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应 对?显然,这是我们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直面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亟待深入研究。 一、风险社会视野下的“网络暴力”:一个概念的阐释 (一)“网络暴力”概念的既有阐释及其不足 -本文系笔者主持的2010年浙江省社联重点立项课题”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对策”主要成果·课题编号:2010231。 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4.3%,网民总数已达到4.57亿,其规模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 55.4%. 一181— 浙江学刊 2011年第6期 “网络暴力”真正触及社会舆论的兴奋点,始于2006年“虐猫女”①、“铜须门”②等典型网络事件的频 繁发生。尽管“网络暴力”问题备受关注,但学界对此却尚无权威的界定。从现有研究成果看,社会学、传 播学、法学及政治学等学科均有所涉足,且观点大都散见于各类新闻评论、案例分析之中,可谓众说纷纭, 论说“何为网络暴力”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两大代表性论点:(1)基于道德 约束的暴力行为说。这一观点的预设前提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即认为由信息网络技术构造而成的电 子交互空间是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是一个非实体化和无形化的公共场域,而 “网络暴力”就是网民在其间针对某一对象的道德审判。例如,有学者认为,所谓“暴力”,是指通过力量上 的优势地位,一种强制性侵入的方式,来干涉和控制他人的行为。而“网络暴力”突出表现在通过舆论的 “集结”优势达到强制性干涉他人的目的,其基本工具是洛克所谓的“名誉之法”(或叫意见之法),实质是 一种道德约束④。(2)言论表达自由的异化说。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社会”,只 不过它是一种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新型媒介而已。因此,“网络暴力”是部分网民在行使 言论自由权利时,因忽视本身责任所致,本质上是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据此,有学者将“网络暴力” 作如下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 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 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当然,也有研究者将“网络暴力”笼统地界定为“网络暴民”的一种非理性 行为,其方法既有现象描述,也有特征罗列I在根源追溯上,既有技术异化说、素质低下说,也有援引社会 心理学“集体无意识”的观点或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一而足⑥。 可见,“网络暴力”是备受争议且值得去探究的社会问题。这一论域的价值不仅在于促进了诸多 学科研究的深入和拓展,还在于呈现了“现实社会”对网上社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