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加国家公园(自然景区)自然游憩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一一以加拿大BPNP.中国鼎湖山和丹霞山为例
专业名称:人文地理
申请人姓名:黄向
指导教师:保继刚教授
中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关注国家公园(自然景区)的自然游憩资源管理领域。国家公园
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服务两个重要功能。中国采用属地管理型的国
家公园体制,丹霞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典型代表,加拿大采用中央垂直管理型的
国家公园体制,Bruce
表之一。鼎湖山存在与风景区机构同样具有政治话语权的保护区机构,在我国的
资源管理体制安排上成为一个特例。论文选取BPNP,鼎湖山和斤霞山作为实证
研究的案例点,通过比较不同的管理政治体制及相关安排探讨我国自然游憩资源
管理体制的出路。同时,论文还研究了自然游憩资源管理领域的其他延伸问题。
论文选取了国家公园(自然景区)自然游憩资源管理领域的7个问题,采用
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具体如下:
1.加拿大国家公园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中国的2.3倍,国家公园平均面
积是中国的9一IO倍。加拿大国家公园年接待游客量是所有国内游客量的7-8%,
荏整体国民旅游的地位不突出,而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载
体。加拿大国家公园事业属于公益事业的性质,而中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为
非公益性质。
2.论文通过“重要性~表现(IPA)”方法针对BPNP、月·霞山和鼎湖山三个
案例地的管理层对公园资源管理的感知进行研究发现:(I)BPNP管理层群体对
公园的各方面管理比学者群体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2)BPNP的管理层对公
园的管理比鼎湖山管理层有更高的要求。鼎湖山管理层又比丹霞山管理层有更高
的要求: (3)鼎湖山风景区管理层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均比较满意.而埘
老鼎的工作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在游客管理方面:鼎湖山保护
区工作人员对鼎湖山总体管理比较肯定,但对新鼎地区的管理提出较为强烈的质
疑,即旅游活动过度干扰自然生态系统和风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水平亟待加强。
3.论文采用政治生态学的思想和和方法分析三个案例地的不同时期的政治
安排和相应的资源使用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案例地不同时期的政治生态学
模型并分析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性格和政治能量。研究发现:(I)在BPNP
的政治生态学模型中,促使资源变化朝良性发展的政治安排原因,首先是资源使
用的强势主导方公园方和制衡力量NGOs的首要目标均是保护,其次是制衡力量
NGOs具备与资源使用主导方公园方和私人土地拥有者抗衡的政治能量。(2)丹
霞山景区内导致资源使用风险增加乃至可能会出现资源破坏的政治安排原因,一
是资源使用主导方丹霞山委员会的基本目标是获得经济利益,二是没有牵制力量
或者是牵制力量政治能量太低,无法对决策形成有效影响。(3)鼎湖山景区内资
源使用强度现阶段保持稳定的局面,在政治安排上的主要原因,一是资源使用的
两个主导方(风景区和保护区)的机构目标针锋相对,风景区是以获得经济利益
为主保护为辅,保护区是保护资源为主获得适当经济补偿为辅,二是两个主导方
的政治能量均为同一层次,形成势均力敌。
论文提出了建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制度的两个方案:(I)垂直管理的国
家公园系统(遗产部一国家公园管理局)方案:(2)垂直管理的自然保护区系
统和属地管理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系统并存的方案.即在同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内建
议同时存在上述两个系统。
采用管治理论分析PAC模式的内外部有效性,研究表明:(I)PAC馍式是具有
克服集体利己主义机制的“合作型管治”模式:(2)PAC管治模式具有外部有效
性,即能代表管制对象向国家或其他权力机关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资源:(3)PAC
管治模式具有内部有效性,分别体现在:①PAC模式对于维护管治对象国家公园
的公共利益具有有效性:②PAC漠式能有效协调主政方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
系;③PAC模式能有效协调主政方(联邦政府派出机构)与具有国家权力机构性
质的利益集团(地方政府)的关系:④PAC模式中各利益集团能有效的节制主政
方.从而控制主政方的权力的膨胀。
5.论文采用区域公园体系规划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了中国区域公园体系规划
的理论框架,并以中国国家行政区域作为案例,应用该理论框架构建了中国国家
公园体系规划的概念框架。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