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iNxHAl复合膜层在背点接触太阳电池中的应用.pdf

SiNxHAl复合膜层在背点接触太阳电池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iNxHAl复合膜层在背点接触太阳电池中的应用.pdf

第32卷第4期 太阳能学报 V01.32,No.4 2011年4月 ACTAENERGIAESOI。ARISSINICA Apt.,2011 SiNz:H/AI复合膜层在背点接触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陈达明,梁宗存,沈 辉,杨灼坚,梁学勤,邹禧武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州510006) 摘要:尝试将SiN,:H,AJ复合膜层应用到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背部结构上。首先利用PECVD在硅片背面沉积一 结构的硅片的光学内背反射性能,测得其内背反射率达88.9%。并从理论上设计出基于SiN,:H,m复合膜层的背 点接触太阳电池最优结构,并从实验上制备出这种背点接触太阳电池,初期效率达12.36%。最后,提出了背点接 触太阳电池工艺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SiN,:}Ⅳ^j复合膜层;丝网印刷;内背反射率;背点接触太阳电池 中图分类号:TKSl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1原理和方法 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普遍采用铝背场的背部 1.1 SiNx:H/AI复合膜层的制备和测试 结构,其复合速率在500~5000cm/s之间,长波段的 采用普通工艺对5寸硅片进行清洗,双面制绒, 背反射率在65%一82%之间_I’2]。随着硅片厚度的 然后用板式PECVD在硅片前后表面均镀上SiN。:H 减小,背表面的复合速率和长波反射率对太阳电池 薄膜,厚度为75nm。然后在硅片背表面丝网印刷一 转换效率的影响将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寻求更好 层铝,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灿浆(分别标记为 的背表面钝化方式以及设计出较好的背反射器。 #1和#2号铝浆)印刷,灿层厚度为16tma。最后通 高效太阳电池通常采用Si02薄膜钝化背表面过链式烧结炉烧结。采用HitachiU--4100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射性能,测量时光线由硅片前表 (如PERC、PERL电池=31),或者采用a-Si:H薄膜(如 HIT太阳电池)一】。近年来,有关介质层钝化背表面面入射。 为了对比,在相同条件下,利用#1号铝浆制备 的工作有大量报道^5’6],单层或多层介质膜应用于 太阳电池背表面钝化的研究工作倍受关注。另一方 普通铝背场结构,即对硅片双面制绒,前表面镀一层 SiN,:H减反射膜,背面印刷铝层并烧结形成铝背 面,太阳电池背部的光学性能也是研究的重点。研 场。 究表明,介质层/金属复合膜层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可 1.2具有SiNx:H/A!背部结构的背点接触太阳电 以较好兼顾背钝化和背反射性能的形式。Ristow 池的制备 等【21制备的Ag/dielectric结构背反射能力高达95%, 背点接触太阳电池如图l所示。采用P型单晶 德国FratmhoferISE在10cm×10cm面积上采用灿/ PECVD SiN;:H并以激光烧结背电极技术制备出电 表面与普通单晶硅太阳电池相似,背面采用SiN::H 池转换效率达到17.1%[7]。 钝化,并用圆形的舭点阵烧穿SiN。:H薄膜,形成与 为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本文在丝网 硅基体的欧姆接触,最后丝网印刷铝层,形成SiN::I-I/AI 印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SiN。:H/m复合膜层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