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诗学”在中国话语移植、本土建构与方法实践.pdf

“文化诗学”在中国话语移植、本土建构与方法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诗学”在中国话语移植、本土建构与方法实践.pdf

2012年7月 中州学刊 July,2012 第4期(总第190期) 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 No.4 【文艺研究】 “文化诗学”在中国:话语移植、本土建构与方法实践 李圣传 摘要:作为一次西方理论的中国旅行,“文化诗学”不是西方话语的简单“移植”,它的出场不仅与传统文论及现 实境况内在契合,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学理策略性。自文化诗学“中国化”后,它不断地与传统文论及当代现实相混 合、内化与同构。赋予了深厚的民族内涵与现实品格,并在谱系化的本土构建中,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诗 学雏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文论发展史上的一次方法变革,文化诗学打破了过去“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长 期割裂,在双向拓展、互动互构的思维理念上实现了“文学场”的整体性关联。从形式回归历史,主张文学-9历史、 文化的结盟,是中国文化诗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文化诗学;话语移植;本土建构;双向拓展;自觉实践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4--0178—06 白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文化诗学”开始进入中国学贯通内外、综合性极强的实践方法才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正 界算起,从启发借鉴到落地发展再到本土建构,文化诗学已 处于困境的中国文论所接纳。文化诗学之所以实现“中国 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至今仍是文学理论界的前沿课题。但 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是,在文化诗学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它是在怎样的历史 第一,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译介与影响。中国文 文化语境中与传统及现实相契合进而推进文化诗学的“本土 化诗学的兴起首先是从学习新历史主义开始起步的。从20 性”建构?中国学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世纪80年代后期起,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开始被陆续介绍 其方法要略与发展方向如何?在当前多元媒介融合的时代, 到中国。1988年,王逢振在《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第 静心回望文化诗学“中国化”的进程,重新解答这些问题无疑 一次对新历史主义作了相关介绍,并将其纳入了后现代西方 对文化诗学的深入建构及文学理论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积极 文论的研究范围。随后晓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对解构主义 意义。 的超越》(《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l期)、赵一凡的《什么 是新历史主义》(《读书1991年第1期)、盛宁的《二十世纪 , 一、多元语境中的话语移植: 美国文论》、王-JrI的《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 作为学理策略的历史出场 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等 “文化诗学”本是一个西学术语,最先由美国新历史主义 文章又陆续对新历史主义进行了评述梳理。尤其是1993 首倡者格林布拉特提出,后在各种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被 年,国内先后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 “移植”到中国。但话语的挪借并非简单的“照搬”,而是在 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的《文艺学与新历史 “嫁接”后的发展中不断地被内化与同构,继而在中西文论的 主义》两本系统介绍西方新历史主义的论文集,更为国内学 碰撞与融合中赋予了深厚的本土内涵。 界打开了西方“文化诗学”研究的窗口。新历史主义文化诗 文化诗学在中国学界的出场可直接追溯到20世纪80学通过“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占据着当代文化 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之所以在中国的语境中兴起,原因 的制高点,尤其是其界定的文学与历史、权力、文化霸权、意 是多方面的。既有本土诗学自觉的继承与发展,也有西方理 识形态之问的关联,凭借着高姿态的意识形态批判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