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类活动与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情变化关系研究.pdf

人类活动与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情变化关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活动与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情变化关系研究

人类活动与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情变化关系研究 郑国栋,黄东,赖冠文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 ) 摘 要:采用珠江三角洲一维网河和河口二维联解的整体模型,合理概化河道,将人类活动对河流的 影响分成横向(挤占河道)、纵向(河口延伸)、垂向(人工采砂切深河床)等三个维向,根据统计资 料把各个维向的影响按照不同的发展速度植入模型,来定量计算珠江三角洲水动力的变化情况,把各 维向的影响对宏观上表现出的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情变异的贡献分离出来,研究表明:河口延伸(纵 向)对珠三角网河腹部水位壅高的贡献最大,河道采砂(垂向)对珠三角网河上端的水位下降贡献最 大,而局部的挤占河道(横向)的贡献介于二者之间。从而更清晰的认识人类各种类型的活动与珠江 三角洲网河区水情变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活动;珠江三角洲;水情变异;数学模型 前言 2 珠江三角洲网河及其河口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网河及河口之一,河网密度为0.81~0.88km/km , 呈现“诸河汇集,八口分流” 的水系特征。同时,珠 江三角洲又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 的高速发展已导致了该地区自然条件的显著变化: 城市建设的加快导致河砂需求激增,一时间无序的 河砂开采使河道大幅下切,城市交通的发展致使大 量的码头桥梁占用河道,填海围垦加速了河口的延 伸。这种河流地貌上的变化导致了珠江三角洲网河 地区水情的变异。已有研究表明[1~4] :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由于联围筑闸的原因水流归槽,网河区 的水位呈上升趋势,河道形态有冲有淤,基本处于 平衡状态;80 年代中后期以后,三角洲中上部河床 剧烈下切,而河口海平面上升,潮流顶托阻水,口 门淤积加剧。联围筑闸导致水流向主河槽集中,部 分河段冲淤特征倒转,汊河分水分沙比在不断调整, 水位流量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三角洲上 部同流量级的水位明显下降而腹地水位异常抬升, 洪涝威胁加剧。本文试图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定量 图1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系图 分析计算河流不同维向上的地貌变化对珠江三角洲 网河区水情变异的贡献,从而揭示人类活动与珠江三角洲水情变异之间的关系。 1 人类活动引起河道地貌变化 1.1 网河区河道横向变化(宽度变化)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发展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挤占河 滩地一度非常严重。从表 1 中80 年代与 1999 年测绘的水下地形图的对比可以看出,除局部河段 外,整个西北江网河区河道宽度都呈不同程度的缩窄,但这种现象随着河道管理力度的加强,已 147 得到有效控制。 表1 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宽度变化表(中水位) 分 水面宽平 水面宽 区 河道 迄止地点 河道 迄止地点 均变化(m) 平均变化 (m) 西航道 老鸦岗~洲头咀 -24 平洲水道 登洲头~大尾角 -11 前航道 洲头咀~黄埔 -52 东海水道 南华~莺歌咀 -19 后航道 洲头咀~黄埔 -44 容桂水道 莺歌咀~板沙尾 -33 三枝香水道 街市~员岗村 -70 均安水道 七滘渡口~莺歌咀 -7 洪 官洲水道 汾水头~新洲 -10 小榄水道 莺歌咀~张家边 -27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