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方小敏上新世_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_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pdf

方小敏上新世_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_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小敏上新世_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_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

第 28卷  第 5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 28,  No. 5  2008年 9月 QUA TERNARY SC IENCES Sep tem ber, 2008 文章编号   100 1 - 74 10 (2008) 05 - 874 - 09 上新世 - 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 ———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 ①② ① ② ② ② ① 方小敏  吴福莉  韩文霞  王亚东  张玺正  张伟林 ( 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②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摘要   亚洲内陆干旱区是与亚洲季风区密切关联的一个环境系统 ,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全球变化等 因素密切相关 ,揭示其干旱化过程和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对亚洲内陆干旱区柴达木盆地中 央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的初步研究 ,表明 53M a 时湖泊周围已分布着以蒿属 、藜科 、麻黄 、禾本科等为主 的草原 ,气候已经变干 , 由此期较高的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及碳酸钙含量表明湖泊演化处于沉积碳酸盐和少量硫酸 盐阶段 ; 34M a后草本植物含量略有增加 ,但离子含量普遍降低 ,推测气候季节性增强 ; 2 6M a后耐旱植物花粉含 量与盐度指标均呈现明显长期增加趋势 ,气候快速向更干旱方向发展 。 主题词   柴达木盆地  孢粉记录  盐类指标  干旱化 中图分类号    P534. 6, P94 1. 75    文献标识码   A   亚洲内陆是全球最大的温带干旱区 ,其干旱化 的强烈推挤使断裂不断向盆地中心扩展 ,形成数排 过程一直被认为与青藏高原的隆起 、北特提斯海的 平行祁连山的北西向冲断褶皱构造 ,位于盆地中央 退出和北极冰盖的生长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受到长期 的鸭湖背斜构造是最前缘的一排 , 由于远离山前 ,这 广泛 的关注 。在 20 世纪初 , 德 日进 ( Teilhard de 里地层沉积细粒 、连续 , 出露较好 ,是内陆盆地中不 Chardin P. )依据中新生代沉积物和古生物的演化 可多得的晚新生代以来天然剖面记录 。众所周知 , 特征首先提出 “亚洲干极 ”的概念 ,勾画出中国早 、 植被对气候的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 ,获取地质时期 晚新生代环境格局的巨大差别 ,命名了中国北方的 孢粉所反演的植被记录是恢复气候环境变化行之有 红粘土 ,并认为它就是上新世 以来干旱化和 “亚洲 效的方法 ; 另外内陆湖泊沉积物中的易溶盐含量可 干极 ”形成的产物 , 蒙古高原和亚洲周边山地的隆 以反映湖水的化学特征 ,而后者又受气候条件的制 起是导致干旱化的原因[ 1 ] 。此后众多学者从不同 约 [ 19 ] ,所以通过测定湖相沉积物中离子含量及微量 的地质证据角度展开研究 ,沿袭并拓展了这个观点 , 元素的多寡可反演气候环境变化 ,尤其是气候干湿 普遍认为具有现代干旱特征的环境格局可能始于中 变化 [ 20~28 ] 。因此 ,本文拟选取柴达木盆地中央鸭湖 新世 ,于晚中新世以来得以强化 ,第四纪以来稳定形 构造出露的上新世 - 早更新世的湖相沉积剖面对其 成 [ 2 ~13 ] 。但已有证据大都来 自干旱区外围的黄土 进行孢粉与盐类指标的初步分析 ,获取干旱气候环 高原 ,为数不多的涉及到内陆干旱区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