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岩石学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岩石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格子双晶——钾长石 聚片双晶—斜长石 单偏光:形态 颜色 解理 突起 正交镜 干涉色 正延性 负延性 (对于平行消光的矿片需要测定矿片的延性符号,而对于斜消光的矿片,不需要再测定延性符号) 均质体:高级晶族(等轴晶系)矿物及非晶质物质的光学性质各个方向相同 非均质体: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矿物,其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 光轴:光在非均质体中某一个或两个特殊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这种特殊的方向,就称为光轴。 自形:矿物边界全为晶面,表现为切面边界平直,所有的切面形状均为多边形 半自形:矿物部分界面为晶面,其余为非晶面,表现为切面部分边界平直,部分边界不规则。 他形:矿物边界无完整晶面,所有切面形态均为不规则状 边缘:矿物的轮廓。 贝克线:矿物边缘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 矿物糙面:矿物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现象 闪突起:单偏光下,旋转载物台,矿物的突起发生改变的现象 消光:矿物在正交偏光镜间呈现黑暗的现象 四次消光: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切片,光率体为椭圆,转动物台360°,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有四次平行的机会,出现四次消光 消光位: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切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 色率: 超基性岩色率为60%-100%,基性岩色率为40%-60%,中性岩色率为20%-40%,酸性岩色率为0-20% 岩浆岩的结构: 是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包括玻璃质)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 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 间粒结构: 在不规则排列的长条状斜长石微晶间隙中,充填若干个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物的细小颗粒。 拉斑玄武结构: 填隙物有辉石、磁铁矿物及玻璃质 安山结构(玻基交织结构 辉长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近,均呈现半自形-它形粒状,表示这两种矿物几乎同时形成 辉绿结构:杂乱分布的自形晶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斜长石之间形成近三角形空隙,其中充填单个的它形辉石颗粒 拉斑玄武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拉长石和辉石,不含或少含橄榄石 伊丁石化:是基性熔岩在极强的氧化条件下,由橄榄石转变为伊丁石的过程 二长结构:其特点是斜长石比碱性长石自形程度高,较自形的板状斜长石或嵌于他形碱性长石晶体中,或是他形钾长石分布于斜长石间隙中组成半自形粒状结构 粗面结构:表现为在粗面基质中,长条状碱性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流状分布,就像在河流中的木排一样。 花岗结构:半自形细粒至粗粒的等粒结构 更长环斑花岗岩:具似斑状结构,其特征是自形、园形或卵形的钾长石斑晶的外围生长有酸性斜长石( 更 长 石 或 钠 更 长 石 )环 煌斑结构 岩浆形成的基本条件升温 母岩浆 熔融作用 部分熔融作用 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岩石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 泥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片麻岩 变质结晶作用: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接触热变质岩:以温度增高为主,岩石受热后发生矿物的重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接触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的地带,由于温度增高和气水热液与围岩发生的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温度以外,来自岩浆的挥发性物质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岩石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的矿物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使岩石产生破碎、变形、重结晶的一种变质作用 碎裂作用:地壳浅部,深度一般小于10km,岩石表现为较强的脆性 韧性变形:地壳深部,深度大于10km~15km,岩石表现为较强的韧性,而不出现明显的破裂 混合岩化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发展,由于地壳内部热流量的增大和动力作用的增强,产生深部热液和重熔岩浆(富含K、Na、Si),它们广泛渗透、扩散、交代,并注入围岩中,形成变质岩基体和长石石英质脉体组成的混合岩 等化学系列 等物理系列 变成构造 变余构造 糜棱岩:是岩石在强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破碎而成的一类动力变质岩 矽卡岩:由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或白云质石灰岩)接触时,由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岩石 青磐岩 混合岩 交代变质岩 局部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相 接触变质晕 造山变质岩 埋藏变质岩2、矿物突起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判断正负突起? 矿物突起的高低与矿物折射率值与加拿大树胶折射率值(1.54)的差值大小,差值愈大,突起愈高。 3、闪突起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4、闪突起的影响因素 平行光轴或光轴面切面 闪突起最明显 垂直光轴切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