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学术研究]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pdfVIP

[CPS学术研究]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PS学术研究]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009 年第 1 期 “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朱寿桐 摘 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台港澳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 所继承和发扬的乃是同一脉新文学传统, 它 [ ] 们在学术上乃至学科上被人为分割开来的现实局面, 应该通过 “汉语新文学” 概念的建构加以整合, 以达成 文学整体的统一。 所有用现代汉语写作的文学, 无论在祖国内地还是在台湾、 香港、 澳门等其他政治区域,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别的国家, 所构成的乃是整一的不可分割的汉语新文学。 汉语作为 “言语社团” 用作汉 语文学共同体的划分依据, 既能显示出新文学传统的本质力量, 又能克服由于国族分别或政治疏隔对汉语新 文学加以人为分割的现实难题。 “汉语新文学” 作为学术概念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理论意义, 它涉及到汉 语新文学传统的确认, 汉语新文学以语言为本体的概念体系的建构, 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范畴和学科空间的 拓展, 其作为学科名称也体现着某种学术趋势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汉语新文学 新文学传统 汉语 汉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 (2009)01-0138-10 汉语文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积累, 其中新文学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建构、 开拓与发展, 亦以其不断扩大的规模与日益充实的内蕴, 成为文学研究学术格局中颇为活跃及颇具潜力的学科。 不过 这一学科从概念而言尚缺少有力的学术整合: 明明都是以区别于传统文言作品的汉语各体新文学写作为 内涵, 却被习惯性地分为 “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台港澳文学”、 “海 外华文文学” 等不同领域, 各自凸显的乃是某种时代属性或空域属性, 汉语新文学整体遭到了人为的切 割且被切割得有些纷乱、 错杂。 “汉语新文学” 的概念整合不仅能够在相关学科的设置上克服上述纷 乱、 错杂并奏繁就简之效, 而且有利于相关学术领域学术规范性的建设。 汉语新文学研究者即使面对一 些并不科学并不规范的学科概念也常常习惯于保持默认姿态, 轻易放弃了汉语新文学名实关系的思索与 论辩, 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科的纷乱与学术的失范; 缺少明确、 稳定和科学的学术内涵和外延的支撑, 相 应学科的学术规范性便会受到频繁的干扰。 根据学术范畴的一般原理, 学术活动乃由 “构成性规则” 和 1] ( 76) “范导性规则” 所规范, 而 “构成性规则” 是基础, 也是核心。 [ P 汉语新文学研究领域被长期分割成 上述明显缺乏学术整合且相互之间夹缠含混的学科板块, 正是其 “构成性规则” 相对紊乱的体现; 而其 “构成性规则” 的紊乱直接导致 “范导性规则” 的薄弱, 学科的规范性建设因而显得任重道远。 以白话文为主体语言写作的现代文学, 从其诞生之时就被先驱者命名为 “新文学”, 汉语新文学概 念的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新文学 “名学” 传统的恢复。 新文学的命名体现着先驱者对所倡导和建 设的文学性质、 形态, 特别是其所必然体现的新的文学传统的深刻认知与准确把握, 从而构成了汉语新 文学概念坚实的学术基础。 这一学术基础中的语言因素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卓越的凸现, 虽然它在后来的 作者简介 朱寿桐, 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 广州, 510632 ) ;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澳门)。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