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致病性弧菌及希瓦氏菌
有效中药与方剂的筛选、抗菌机理研究
摘 要
为探讨中药方剂水煎液对致病性弧菌及希瓦氏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机理,为其在
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 17 种中药对副溶
血性弧菌2 株、哈氏弧菌1 株、创伤弧菌 1 株、腐败希瓦氏菌1 株、鲍鱼希瓦氏菌1
株、海藻希瓦氏菌2 株共8 株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平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
测定11 种中药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三个方剂的体外抑菌效果;选用0.35 g 左右的健康
方斑东风螺 100 个,随机分为5 组,每组20 个,第Ⅰ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方剂 1,
Ⅱ~Ⅴ为试验组,分别添加一定量的方剂 1,使方剂 1 在水体中的浓度达到 1/160
g/mL、1/320 g/mL、1/640 g/mL、1/1280 g/mL,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1,3,5,7d 共
取样 5 次,测定水中和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菌落总数和菌群构成;通过测定方剂 1
作用一定时间后副溶血性弧菌、哈氏弧菌、创伤弧菌和鲍鱼希瓦氏菌胞外碱性磷酸酶
含量和电导率的变化探讨中药方剂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 17 种中草药的水煎液对8 株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五倍子、乌梅、苏木、
猴耳环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介于14.44 mm~29.00 mm ;石韦、鸭胆子、益智仁、
郁金、板蓝根、贯众除石韦对一株海藻希瓦氏菌有抑菌作用外其余均未见抑菌作用。
2. 11 种中草药的联合药敏试验中除对药黄芩和乌梅、桉叶和五倍子、秦皮与地
榆、乌梅与地榆、苏木与大黄、苏木与石榴皮、桉叶与黄芩、大黄与黄芩、五倍子与
秦皮对供试的8 株菌中某些供试菌表现为协同外,其余对药对供试的8 株菌相互作用
都表现为相加。
3. 三个方剂对副溶血性弧菌、哈氏弧菌、创伤弧菌和鲍鱼希瓦氏菌抑菌圈直径
介于12.32 mm~18.54 mm,方剂1 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介于1/640~1/160
g/mL,最小杀菌浓度介于1/320~1/160 g/mL。
4. 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方剂1,对水中菌落总数和菌群构成有一定的作用,其中
添加剂量组为 1/320 g/mL 对水中菌落总数和菌群构成的影响较大,水中菌落总数减
6
少2.80 ×10 个/mL ,且弧菌数量减少40% 。
5. 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方剂1,对生活在水中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菌落总数和菌
群构成有一定作用,其中添加剂量组为 1/640 g/mL 对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菌落总数
6
和菌群构成的影响较大,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菌落总数减少2.85 ×10 个/mL ,且弧菌
数量减少50% 。
6. 浓度分别为1/320 g/mL,1/640 g/mL,1/640 g/mL 和1/160 g/mL 的方剂1 对副
溶血性弧菌、哈氏弧菌、创伤弧菌和鲍鱼希瓦氏菌作用一段时间后,相应菌液的胞外
碱性磷酸酶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升高,而对照组变化很小。
I
7. 浓度分别为1/320 g/mL,1/640 g/mL,1/640 g/mL 和1/160 g/mL 的方剂1 对副
溶血性弧菌、哈氏弧菌、创伤弧菌和鲍鱼希瓦氏菌作用一段时间后,相应菌液电导率
增加,而对照组变化很小。
可见,17 种中草药对 8 株菌的抑菌作用能力不一样,五倍子、乌梅、苏木、猴
耳环优于其他中草药;11 种中草药组成的对药其相互作用关系大部分是相加,少数
为协同;三个方剂中方剂1 的抑菌效果最好,方剂3 次之,方剂2 最弱;水中添加不
同剂量的方剂1,对菌落总数和菌群构成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浓度为1/320 g/mL、1/640
g/mL 的剂量组分别水和方斑东风螺内脏团内菌落总数和菌群构成的影响最大;方剂
1 的抗菌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关键词:中药方剂,方斑东风螺,弧菌,希瓦氏菌,抗菌机理
II
Antibacterial Selection and Mechanism of Pathogenic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