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大型机组的控制特点及对策》.ppt

《超临界大型机组的控制特点及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临界大型机组的控制特点及对策》.ppt

快速性和控制周期 从输入测量到控制输出的全部处理过程,包含故障诊断,故障对策的全部处理时间,定义为系统的控制周期,以T0 记之。 T0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超越的,即使在模拟调节仪表时代,依然是存在的。一个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模拟控制系统,如八十年代之前那样,T0的估算如下: 令信号经过的系统,工作在线性工作区。系统的传输时延△τ,即成为上述的T0,△τ为: △τ≈0.35/△f 快速性和控制周期 单级、低速、低价位运放的带宽增益之积,在数百KHZ以上,好一点的为数十MHZ或百MHZ量级。 运算放大器总是在深度负反馈状态下使用,闭环增益往往为1。 实际使用中的带宽往往即为带宽增益之积或可与之比拟,相差不多。保守估计: △f=100 KHz x ? = 50 KHz为例, 系统的总迟延为: △τ≈0.35 / 50 × 10-3(s) = 0.07×10-4(s) ≈7微妙 快速性和控制周期 模拟系统本质上是并行处理、窄带系统; 数字系统是串行、宽带系统; 因其串行处理的本质,加以软件处理的非线性特点,总的对外部而言的传输时延上升1000倍以上的现象,毫不奇怪 。 和利时提高系统控制器可靠性的策略 采用新型、大规模集成电路度芯片,减少或不用分立元件; 控制器、IO模件板,全部低功耗设计,无需风扇冷却; 采用专用、高效控制器软件,提高可靠性; 灵活的现场总线: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 标准Profibus-DP现场总饯; 可连接站点数:126; 支持的传输速率距离 : 速率(kbps) : 9.6; 19.2; 31.25; 45.4 93.75; 500; 距离 (km) : 1.2 ; 1.2 ; 1.2 ; 1.2 ; 0.6; 0.2 ; 交换机总线带宽 交换机内部的不同端口之间,采用高速并行总线技术完成数据交换。并行总线频宽,依照全部端口带宽总和的二倍原则设置。即: 24个100M端口:24×100=2.4 Gbps: 2个1G端口:2×1.0G=2.0 Gbps; 2倍 总 和: 2×4.4=8.8 Gbps; 负荷量估算 单站每秒传输的数据量不会超过 20KB(相当于10000个模拟量),此时交换机端口负荷率(η1)仅为: η1 = 20×8 / 100 Mbps = 0.16 % 显然,不构成碰撞冲突问题。 将24个端口全部用满,每秒数据交换总量的上限约为: L0 ≤8×24×20 = 3.84 M bit 与交换机总线频宽相比,不构成碰撞冲突问题。 结 论: 工业以太网,适合大机组控制工程使用; 适应地理分散配置要求;适合公共工艺系统、脱硫系统、多台机组的DCS一体化结构的要求; 备品备件为通用产品,无任何困难; 随着技术进步,便于升级; * * ? ? 超临界大型机组的控制特点及对策 ? ? ? ?? 北京和利时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 一.超临界参数大型机组控制工程的基本特点 二.快速协调控制的基本方法 三.闭环控制中的重要概念 四.AGC及协调控制在DCS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五. 和利时DCS系统的实时性对策 目 录? 一.超临界、直流炉大型机组控制工程的基本特点: 1. 对象特点: - 输入/输出工艺变量多。 动态过程快:由于没有汽包环节,作功工质占汽-水循环总工质的比 例增大,动态过程加快。需要更快速的控制作用,更短的控制周期。 - 主汽压参数上升(25MP/cm2),工作介质刚性提高,动态过程加快, 同样需要更快的控制作用及更快的控制周期。 - 数学模型不精确。 2. 机组控制系统(DCS)面临的主要需求 - DCS系统的实时性更好: 快速的I/O处理; 快速的CPU处理; 更短的控制周期; - 快速控制、快速保护 - 汽机-锅炉-发电机总体优化的快速控制策略 - 快速响应负荷需求 - 总体协调 - 高可靠性? 二.快速协调控制的基本方法 1. 对控制策略的基本要求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