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永济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山西省永济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考点:世袭制。夏朝建立后,王位的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 2.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 A.甲同学为姬姓贵族 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 D.丁同学做了平民,才能与人品俱佳 【答案】D 考点:分封制。西周分封对象有三种:贵族、功臣、先代贵族,因此平民不在受封之列,答案选D。 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协调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C.维系宗法制的基本纽带是血缘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答案】B 考点:宗法制。宗法制是体现的家族血缘关系,是统治阶级内部协调权力分配的原则方法,并未协调的是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的之间的矛盾,故选B。 4.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答案】C 考点:此题难度为易,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考点: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史实。 5.(2010·安徽文综)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知识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秦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而西汉的七国之乱是因为分封制,这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所以答案选C。 6.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专制 B.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C.赢政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 【答案】B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在这一制度下,地方的权力受到削弱,地方听命于中央,故选B。 7.“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 A.丞相制度 B.郡县行 C.察举制 D.皇权独尊 【答案】C 考点:ABD都属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或特点,不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 8.“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叙述是正确的( ) A.重用了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省被中书省取代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削弱相权 【答案】A 考点:“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指君主通过把自己身边的侍从等“近官”不断地外派与补吏来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 而又担心外派的“近官”坐大,故不断地派出新的近官取代他们, 这样一批批近官“退居闲曹”。 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C.完善中央集权 D.扩大民主权利[学优高考网] 【答案】B 考点:三省六部制。唐代实行多个宰相共同议政,直接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选B。 10.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C 考点: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考点:西藏在元朝时已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元朝设立宣政院来管理西藏地区,故选B。 12.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3849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